AI在线 AI在线

具身智能公司无界动力完成3亿元首轮融资,红杉中国、线性资本领投,高瓴创投、地平线等跟投

11月10日,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无界动力完成首轮3亿元天使融资,由红杉中国、线性资本领投,高瓴创投、地平线、华业天成、钟鼎资本、BV百度风投、同歌创投等跟投,在首次融资中集聚了顶级财务投资机构与多元产业资本的双重认可。 与此同时,天使 轮融资已接近完成,累计融资额超5亿元。 无界动力2025年创立于北京,聚焦于构建机器人“通用大脑”与“操作智能”,突破手、眼、脑协同的关键瓶颈,将具身智能转化为一种可广泛部署、持续进化的基础设施,以通用基础模型研发与通用专家模型落地应用双线驱动,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软硬一体、高可靠性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11月10日,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无界动力完成首轮3亿元天使融资,由红杉中国、线性资本领投,高瓴创投、地平线、华业天成、钟鼎资本、BV百度风投、同歌创投等跟投,在首次融资中集聚了顶级财务投资机构与多元产业资本的双重认可。与此同时,天使+轮融资已接近完成,累计融资额超5亿元。

无界动力2025年创立于北京,聚焦于构建机器人“通用大脑”与“操作智能”,突破手、眼、脑协同的关键瓶颈,将具身智能转化为一种可广泛部署、持续进化的基础设施,以通用基础模型研发与通用专家模型落地应用双线驱动,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软硬一体、高可靠性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具身智能公司无界动力完成3亿元首轮融资,红杉中国、线性资本领投,高瓴创投、地平线等跟投 

无界动力创始人兼CEO 张玉峰

创始人兼CEO张玉峰拥有从核心技术研发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完整经历,是兼具技术深度与工程化管理能力的跨界创业者,曾先后在Sony、ARM等全球顶尖科技企业总部从事研发管理,具备深厚的底层技术能力。2017年加入地平线,曾任地平线副总裁、智能汽车事业部总裁、公司董事及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期间带领千人团队实现智能驾驶软件算法产品的研发突破、快速工程化落地与规模化交付,实现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辅助驾驶市场份额第一的成绩,并主导与比亚迪、长安汽车、大众集团、大陆集团等国内外头部企业的多起战略合作,具备卓越的国际化布局与产业化落地经验。

目前,无界动力已组建了具备前沿技术创新与工程落地能力的核心团队。联合创始人兼CTO许闻达为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博士,有长期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连续成功创业经历,博士期间在美国联合创办自动驾驶算法公司Ottomatika,主导实现了全球首个自动驾驶网约车商业化运营,后任卡尔动力自动驾驶副总裁及首席算法架构师。无界动力团队同时汇聚了在多模态大模型、强化学习、世界模型等领域具有里程碑贡献的顶尖科学家和技术骨干,并配备了有着千万套量级软硬件系统量产交付经历的研发和工程团队,形成了从算法突破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能力。

具身智能已进入加速发展期,但行业普遍共识认为,实现完全的通用泛化仍需十年以上时间。相比于追求一步到位的“全能模型”,通过先在若干垂类领域实现“行业级通用”,再逐步拓展泛化能力,是更具可行性的发展通路。当前具身智能产业正面临从实验室演示向真实场景价值产出的关键转折,而现有通用模型在真实场景中的泛化能力与执行成功率,仍远未达到商业化部署的合格线。

直面这一挑战,无界动力将通过多维度的技术创新和体系性的工程化能力来推动具身智能的跃升。

在基础模型方面,无界动力正系统性推进算法架构创新与模型迭代。一个能够真正“理解”物理世界并能驱动机器人跨场景完成复杂任务的通用具身模型,不仅需精准感知3D空间的多模态信息及时空变化、深刻理解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更要在复杂动态环境中实现实时的推理与决策,并最终获得“学会学习”的核心能力。团队内多位顶尖科学家所主导的一系列架构层面的前沿探索,为无界动力的通用具身模型算法底层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面对困扰具身模型的数据难题,无界动力在基于仿真、互联网视频等方式追求数据广度的同时,重点开展“真机、真人、真环境”的系统化实践,在工厂产线、商业空间等真实环境中,通过真机运行获取精确的物理交互数据,结合真人示范进行轻量化灵活采集。真机数据有助于大幅提升模型任务成功率,真人示范与多类型数据的复合应用则有效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这一数据策略,能够在有效弥合仿真与现实差距的同时,使机器人能够直面环境变化、空间限制等真实物理约束,并在实际部署中持续发现并解决问题,形成“规模应用、智能涌现”的良性循环。

为支持高效高质量的数据获取和基础模型的创新、迭代与验证,无界动力正建立一套“通用基础模型研发”与“通用专家模型落地”双线驱动的闭环进化系统,以具备商用级任务成功率的通用专家模型实现规模化落地应用,并借助其产生的真实数据与闭环反馈,持续推动通用基础模型在实战中进化。在具体运行方式上,引入源自智能驾驶界的影子模式机制,通用基础模型作为“幕后大脑”,在实际场景中与专家模型并行静默运行,在不干扰现役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精准采集错误案例、验证能力边界,为模型的高效持续迭代提供来自真实世界的反馈与驱动。

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进化,无界动力正系统性打造具备商用级可靠性与任务成功率的软硬件产品。该体系通过将持续进化的具身模型与计算平台、精密执行机构及实时操作系统深度耦合,构建出稳定可靠的一体化机器人平台。无界动力团队借助在智能驾驶领域积累的车规级严苛要求下的工程化经验和体系性的安全保障能力,确保每一台机器人都能在多样化的真实场景中保持稳定的高可靠性表现,真正实现从实验室算法到产业级解决方案的跨越。

依托于高效进化闭环与大规模复杂软硬系统的研发与工程化能力,无界动力正快速完成技术产品化与落地验证,通过统一的通用操作大脑驱动标准化人形机器人本体,实现核心能力在不同场景中的高效迁移。目前,首代机器人平台已在工业制造与商业服务两大方向取得实质性突破,开始与国际知名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场景落地的深度探索,将于本月进厂。

红杉中国合伙人张涵表示:“我们长期关注具身智能的发展演进,更加重视在技术尚未成熟和迅速迭代的阶段,谁能够真正把‘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交付,从交付到规模’的链条打通。玉峰所带领的无界动力团队,具备底层技术创新能力,更在工程化落地与商业生态构建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潜力,有机会在场景侧落地领先的应用。我们期待无界动力成为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线性资本创始人兼CEO王淮表示:“玉峰不仅是技术研发出身,他在地平线的创业经历更是让他实现了从技术到负责产品业务全链条的角色转换。在一个难且重要的技术产品领域,他是少有深度经历过从技术到产品、产品到市场、市场到规模化过程的缔造者之一。我们相信他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学习力、战斗力、组织锻造力,能在无界动力项目中得到很好地展现。无界动力团队所长,是将顶尖的具身智能技术锚定在真实场景,把‘星辰大海’的通用梦想,化为每一分钟的确切生产力。我们期待与无界动力共同前进,加速让技术深入服务于千行百业。”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玉峰是我在地平线共事多年的核心战友,他带领团队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千万套方案量产交付的全周期跨越,对前沿技术探索与产业化落地有着深刻理解。如今他带领无界动力,从具身智能底层算法、架构到工程落地进行系统性创新,与地平线‘以软硬协同驱动智能时代’的理念高度契合。相信这支兼具技术深度与系统级落地经验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将为具身智能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我和地平线将持续支持无界动力,共同加速通用具身智能时代的到来。”

无界动力创始人兼CEO张玉峰表示:“此次融资将大幅加速‘基础模型研发与专家模型落地’的双线路径,让团队在为客户创造即时价值的同时,坚定推进通用操作大脑的长期进化。”未来,无界动力将继续聚焦高价值场景牵引的基础模型的研发与迭代,并通过软硬一体的产品创新,与全球产业伙伴携手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与能力跃升,共同实现“让机器人成为人类发展永续助力”的长期愿景。

相关资讯

具身智能企业千寻智能完成5.28亿元Pre-A轮融资

2025年3月31日,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千寻智能(Spirit AI)宣布完成了一轮5.28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阿美风险投资旗下的Prosperity7Ventures(P7)领投,招商局创投、广发信德、靖亚资本、东方富海、华控基金等多家知名资本深度参与。 此外,华发集团、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与上市公司浙江东方在杭州共同发起设立的善富科创子基金也对千寻智能进行了战略加持。
3/31/2025 8:34:00 AM
AI在线

具身智能赋能机器人,「AI+人形机器人」论坛在浦东新区成功举行

6 月 6 日下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指导下,由上海市浦东新区投资促进中心、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浦东科技创业中心、机器之心(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协办的「AI 人形机器人」论坛暨张江机器人全球生态峰会具身智能开发者论坛在浦东新区张江科学会堂成功举行。来自具身智能、运动控制、云计算以及人形机器人整机等领域高校院所、行业企业以及投资机构的 200 多位嘉宾参加了本次论坛,在线观看人次超 30000。本次论坛邀请了 12 位来自具身智能领域的学者、企业代表
6/11/2024 12:53:00 AM
机器之心

从空间智能到具身智能,跨维践行Sim2Real AI最高效路径

具身智能狂潮降临的一年多里,物理世界与信息的生产与交互方式发生着革命性变化。与此同时,一场新的争夺战正悄然打响:各大厂商绞尽脑汁,以夺取最有价值的 AI “燃料”—— 数据。当前,数据匮乏仍是通用具身智能面前的高墙。纵观过去三年,在谷歌、英伟达、OpenAI 等知名企业对具身智能的研究中,暂未窥见 Scaling Law 的出现,这与缺少各类数据有关。如何解决这一根本性痛点?从技术的角度,Sim2Real AI 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路径。但由于对消弭 Sim2Real gap 存在 “理念型偏差”,学术界和产业界更多地
7/22/2024 3:01:00 PM
机器之心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