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集成20+先进算法,优于GPT-4o,自主因果分析智能体来了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UC San Diego)Biwei Huang 实验室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自主因果分析智能体 Causal-Copilot。 该实验室专注于因果推理与机器学习的交叉研究,在因果发现和因果表征学习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Xinyue Wang、Kun Zhou 和 Wenyi Wu 均来自 Biwei Huang 教授实验室,他们在因果推理与大语言模型结合方面开展了这项创新性研究。
图片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UC San Diego)Biwei Huang 实验室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自主因果分析智能体 Causal-Copilot。该实验室专注于因果推理与机器学习的交叉研究,在因果发现和因果表征学习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Xinyue Wang、Kun Zhou 和 Wenyi Wu 均来自 Biwei Huang 教授实验室,他们在因果推理与大语言模型结合方面开展了这项创新性研究。同时这项研究也得到了创业公司 Abel.ai 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一个普遍的困境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是一位生物学家,手握基因表达数据,直觉告诉你某些基因之间存在调控关系,但如何科学地验证这种关系?你听说过 "因果发现" 这个词,但对于具体算法如 PC、GES 就连名字都非常陌生。

或者你是一位社会学家,想要评估教育政策对学生成绩的真实影响。你知道简单对比可能受其他因素干扰,但面对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及其不同假设条件,你感到无从下手。

这就是因果分析的现状:理论越来越丰富,工具越来越强大,但使用门槛却始终居高不下。

预训练模型的局限性

当前的 AI 系统,包括最先进的大语言模型,本质上都是模式识别器。它们可以发现 "A 和 B 经常一起出现",但无法理解 "A 导致了 B" 还是 "B 导致了 A",抑或是 "C 同时影响了 A 和 B"。

这种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带来严重后果。数据显示使用某款教育 App 的学生成绩更好,基于相关性的 AI 可能建议推广这款 App 来提高成绩。但因果分析可能揭示:是成绩好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学习 App,而非 App 提高了成绩。

因果分析包含两个核心任务。因果发现 (Causal Discovery) 从数据中识别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构建因果图,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运作机制。因果推断 (Causal Inference) 则基于这些因果关系,量化干预效应,回答 "如果我们这样做会怎样" 的问题。这两个任务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理解世界运行机制的完整图景。

然而,掌握这些方法需要深厚的统计学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每种算法都有其适用场景和限制条件,选错方法可能导致完全错误的结论。这种专业门槛将大量需要因果分析的研究者拒之门外。

Causal-Copilot:让复杂变简单

我们提出了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案:既然因果分析的使用难点主要在于方法选择和参数调优,为什么不让 AI 来承担这部分工作?

Causal-Copilot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构建的自主因果分析智能体。这个系统的强大之处在于其前所未有的全面性 —— 集成了超过 20 种最先进的因果分析算法,真正实现了 "一站式" 因果分析。无论你的数据是表格形式还是时间序列,是线性关系还是复杂的非线性模式,是完美的实验数据还是充满噪声的观察数据,Causal-Copilot 都能自动找到合适的分析方法。

图片
  •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504.13263 

  • 开源代码:https://github.com/Lancelot39/Causal-Copilot 

  • 在线体验:https://causalcopilot.com/

图片

统一因果发现与推断的智能系统

Causal-Copilot 的核心创新在于将因果发现和因果推断的完整流程智能化、自动化。该系统集成了 20 余种最先进的算法作为工具,覆盖了从结构学习到效应估计的全过程:

图片

因果发现能力:

  • 自动识别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构建因果图

  • 可以处理线性 / 非线性、离散 / 连续、静态 / 时序、高斯 / 非高斯噪音等多种数据特性

  • 处理潜在混杂、数据缺失、数据异质性等现实挑战

  • 内置 CPU/GPU 算法加速实现更好解决大规模和高维应用场景

因果推断能力:

  • 基于发现的因果结构,估计干预效应

  • 支持平均处理效应、异质性效应、反事实推理

  • 提供效应的不确定性量化和稳健性检验

图片

      Causal-Copilot 在 Online shop, Climate, Abalone 数据集上挖掘出的因果关系

模块化技术架构

Causal-Copilot 采用模块化架构设计,包含五个核心组件:

1. 用户交互模块:支持自然语言查询输入和交互式反馈例如指定偏好和约束。

2. 预处理模块:执行全面的数据准备功能,包括缺失值检测和插补、特征转换、模式提取和适用于表格和时序数据的统计信息诊断。这些诊断结果直接指导后续的算法选择。

3. 算法选择模块:根据数据特性和因果分析的专家知识和实证数据进行算法过滤和排名、结合上下文进行超参数配置、以及执行算法和处理可能的错误。

4. 后处理模块:通过 Boostrap、利用 LLM 常识推理验证因果连接的合理性,理解用户反馈来增强因果图的准确性。同时对于因果效应,进行敏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5. 报告生成模块:将分析结果编译成用户友好的可视化研究报告包含因果分析全程、LLM 对分析结果的推断和洞察。

图片

因果发现与推断的多维度评估

我们系统性地评估了 Causal-Copilot 在不同因果发现和因果推断场景中的数据分析和算法决策能力,其中因果发现评估囊括时序和非时序数据。

我们在多维度场景中系统评估了 Causal-Copilot 的性能。在表格数据上,涵盖了基本场景、数据质量挑战(异质域、测量误差、缺失值)和复合场景(临床、金融、社交网络数据),系统在极大规模网络(高达 1000 节点)中仍保持优异表现。时间序列和因果推断评估同样证实了系统的强大适应性。在 CSuite 基准测试和真实数据集上,Causal-Copilot 显著优于以 GPT-4o 直接调用因果算法为基线的方法,以及现有的传统因果发现算法。

图片图片图片

实际应用

用户初始请求:这是一个关于地震的时序数据集,请帮我调查其中的因果关系。

图片

结语

通过统一因果发现和推断的全流程,Causal-Copilot 让研究者能够完整理解因果机制、做出可靠决策、加速科学发现。研究团队已将系统完全开源,提供代码、教程和在线演示平台,邀请全球研究者共同参与改进。

相关资讯

黄学东等多名华人当选,2023美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出炉

今日,美国工程院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单,包括 106 名院士和 18 名外籍院士。
2/8/2023 10:29:00 AM
机器之心

一篇推文看一年!Jim Fan力荐2025必读清单:50篇论文,扫盲「全领域AI实战」

别再反复看Transformer之类的古董级论文了,该更新论文清单了! 现行的AI从工程技术角度可以分为十个领域:前沿大模型、基准评估、提示思维链、检索增强生成、智能体、代码生成、视觉、声音、图像/视频扩散、微调,每个领域选出5篇代表作和相关工作,看完 实践=AI全栈大神! 前沿大模型OpenAI发布的ChatGPT把大模型带入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旗下的GPT系列模型也一直是行业标杆,其中GPT1/2/3, Codex, InstructGPT, GPT4都有论文,GPT3.5, 4o, o1和o3只有相关的宣发活动。
1/10/2025 9:20:00 AM
新智元

细粒度对齐无需仔细标注了!淘天提出视觉锚定奖励,自我校准实现多模态对齐

AIxiv专栏是AI在线发布学术、技术内容的栏目。 过去数年,AI在线AIxiv专栏接收报道了2000多篇内容,覆盖全球各大高校与企业的顶级实验室,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传播。 如果您有优秀的工作想要分享,欢迎投稿或者联系报道。
1/19/2025 12:07:00 PM
机器之心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