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Ilya宣判:预训练即将终结!NeurIPS现场沸腾

继李飞飞、Bengio、何恺明之后,在刚刚的NeurIPS 2024中,Ilya Sutskever最新演讲也来了。 虽然时长仅有15分钟左右,但内容依旧看头十足。 例如这一句:Pre-training as we know it will end.我们所熟知的预训练即将终结。

继李飞飞、Bengio、何恺明之后,在刚刚的NeurIPS 2024中,Ilya Sutskever最新演讲也来了。

虽然时长仅有15分钟左右,但内容依旧看头十足。

例如这一句:

Pre-training as we know it will end.我们所熟知的预训练即将终结。

图片

而之于未来,Ilya还预测道:

what comes next is superintelligence: agentic, reasons, understands and is self aware.接下来将是超级智能:代理、推理、理解和自我意识。

那么为何会有如此?我们一起来看看完整演讲。

回顾十年技术发展

Ilya先是用一张十年前的PPT截图开启了这次演讲,那时候深度学习还处于探索阶段。

图片

在2014年的蒙特利尔,他和团队(还有Oriol Vinyals和Quoc Le)首次提出了如今成为AI领域基石的深度学习理念。

Ilya展示了当时的一张PPT,揭示了他和团队的核心工作:自回归模型大型神经网络大数据集的结合。

图片

在十年前,这些元素并不被广泛看作成功的保证,而今天,它们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的基础。

例如在谈到深度学习假设时,Ilya强调了一个重要观点:

如果有一个10层的大型神经网络,它就能在一秒钟内完成人类能做的任何事情。

他解释说,深度学习的核心假设是人工神经元与生物神经元的相似性。

基于这一假设,如果人类能够在0.1秒钟内完成某项任务,那么同样的任务,一个训练良好的10层神经网络也能完成。

这一假设推动了深度学习的研究,并最终实现了当时看似大胆的目标。

图片

Ilya还介绍了自回归模型的核心思想:通过训练模型预测序列中的下一个token,当模型预测得足够准确时,它就能捕捉到整个序列的正确分布。

这一思想为后来的语言模型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应用。

图片

当然除了“押对宝”的技术之外,也有“押错”的。

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就是其中之一。

Ilya提到LSTM是深度学习研究者在Transformer之前的主要技术之一。

尽管LSTM在当时为神经网络提供了强大的能力,但它的复杂性和局限性也显而易见。

图片

另一个便是并行化(parallelization)。

尽管现在我们知道pipeline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但当时他们通过在每个GPU上运行一层网络,实现了3.5倍的速度提升。

图片

Ilya认为,规模假设(scaling hypothesis)是深度学习成功的关键。

这一假设表明,如果你有一个非常大的数据集,并训练一个足够大的神经网络,那么成功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这个观点已经成为今天深度学习领域的核心法则。

图片

Ilya进一步阐述了连接主义的思想,认为人工神经元与生物神经元之间的相似性给了我们信心,认为即使不完全模仿人脑的结构,巨大的神经网络也能完成与人类相似的任务。

图片

预训练时代即将结束

基于上述技术的发展,也让我们迎来了预训练的时代。

预训练是推动所有进步的动力,包括大型神经网络和大规模数据集。

图片

但Ilya接下来预测说:

虽然计算能力在不断增长,硬件和算法的进步使得神经网络的训练效率得到了提升,但数据的增长却已接近瓶颈。

他认为,数据是AI的化石燃料,随着全球数据的限制,未来人工智能将面临数据瓶颈。

虽然当前我们仍然可以使用现有数据进行有效训练,但Ilya认为这一增长趋势终将放缓,预训练的时代也会逐步结束

图片

超级智能将是未来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时,Ilya提到了“Agent”和“合成数据”的概念。

图片

许多专家都在讨论这些话题,认为Agent系统和合成数据将是突破预训练瓶颈的关键。

Agent系统指的是能够自主推理和决策的人工智能,而合成数据则可以通过模拟环境创造新的数据,弥补现实世界数据的不足。

Ilya还引用了一个生物学上的例子,展示了哺乳动物身体与大脑大小的关系,暗示不同生物可能通过不同的“规模法则”进化出不同的智能表现。

这一思想为深度学习领域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启示,表明人工智能也许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突破目前的规模限制。

图片

Ilya最后谈到了超级智能的前景。

他指出,虽然当前的语言模型和AI系统在某些任务上表现出超人类的能力,但它们在推理时仍显得不稳定和不可预测。

推理越多,系统变得越不可预测,这一点在一些复杂任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他还提到:

目前的AI系统还不能真正理解和推理,虽然它们能模拟人类的直觉,但未来的AI将会在推理和决策方面展现出更加不可预测的能力。

Ilya进一步推测,未来的AI将不仅仅是执行任务的工具,而会发展成“Agent”,能够自主进行推理和决策,甚至可能具备某种形式的自我意识

这将是一个质的飞跃,AI将不再是人类的延伸,而是一个具有独立智能的存在。

相关资讯

低价Claude3.7极速使用,白票Deepseek满血R1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无论你是开发者、创意工作者、还是企业管理者,拥有高效、经济的AI工具已成为提升效率的关键。 而今天,我要向大家隆重推荐的Token-AI平台,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完美解决方案。
3/11/2025 2:00:00 AM
tokengo

折腾半天,我终于找到最懂中文的 AI 音频产品

最近我注意到一个趋势:各大短视频平台上,AI 生成的内容慢慢多了起来,而且其中有很多创意不错的内容,点赞和评论数据都很好。 用 AI 来去制作一些之前没办法实现,或者实现成本很高的内容,我感觉这里面是有机会的。 上个月,我曾经做过一个 Demo,思路是利用最新的 AI 工具,通过视频的方式来重新演绎中国历史上那些经典老故事,比如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岳飞抗金、花木兰替父从军、狸猫换太子、穆桂英挂帅、梁山伯与祝英台。
7/16/2025 6:00:45 PM
阿颖

IDEA研究院工程总监谢育涛谈AI创新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AI 领域有没有好用的科研工具?谢育涛团队打造 AI 工具显著提升 AI 科研效率。
4/3/2022 9:33:00 PM
机器之心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