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华为云北方首批超节点 AI 智算中心开服

AI在线 7 月 12 日消息,据华为云消息,以“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的 2025 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今日在呼和浩特成功举行。 大会期间,华为云华北(和林格尔)数据中心(以下简称“和林格尔数据中心”)正式开服,同时北方首个基于 CloudMatrix384 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 AI 云服务发布。 ▲ 图源:华为云,下同据介绍,和林格尔新区作为我国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八大枢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新区 46 个数据中心项目总算力规模达 9.1 万 P,其中智能算力规模达 8.8 万 P,数据中心“绿电”使用率已达 80% 以上。

AI在线 7 月 12 日消息,据华为云消息,以“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的 2025 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今日在呼和浩特成功举行。大会期间,华为云华北(和林格尔)数据中心(以下简称“和林格尔数据中心”)正式开服,同时北方首个基于 CloudMatrix384 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 AI 云服务发布

图片1.png

▲ 图源:华为云,下同

据介绍,和林格尔新区作为我国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八大枢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新区 46 个数据中心项目总算力规模达 9.1 万 P,其中智能算力规模达 8.8 万 P,数据中心“绿电”使用率已达 80% 以上。

另外,和林格尔数据中心作为华为北方区域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其服务器装机能力超过 300 万台,是华为云北方首批超节点 AI 智算中心。该中心面向华北以至全国提供极致体验,凭借极低时延、稳定可靠的 AI 算力服务,加速助力政务、工业、汽车、金融、互联网等各行业智能升级。

和林格尔数据中心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致力于打造节能型数据中心,得益于年平均气温 7℃,全年可实现近 300 天的完全自然冷却,并充分应用风冷 + 液冷 + AI 调优技术,实现高效散热与节能。

另据华为中国地区部副总裁陈旻介绍,CloudMatrix384 创新架构通过数学补物理、空间换算力、能源助性能,打破传统 AI 服务器边界,具备 MoE 亲和、以网强算、以存强算、长稳可靠、朝推夜训、即开即用的特点

图片2.png

AI在线从华为云获悉,随着和林格尔数据中心点亮投运,华为云已实现了在内蒙古、贵阳、安徽三大 AI 算力核心枢纽网布局。每个核心枢纽都是百万台服务器规模,采用 3AZ 部署,液冷年均 PUE 低于 1.1。截至目前,华为云全球算力布局已覆盖 33 个地理区域和 96 个可用区,并通过 2800 多个 CDN 节点,实现了国内 30ms、海外 50ms 时延圈,构建起全球“存算一张网”。

相关资讯

时隔多年,AI芯片又是华为发布会主角了

华为的芯片节奏,全面走上了新轨道。 继余承东三折叠手机发布会上亮相麒麟芯片后,AI算力芯片也有了最新进展。 就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带来了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
9/19/2025 9:13:40 AM
明敏

谁在重新定义 AI 云?

过去几年,AI 几乎成了云计算行业的统一叙事。 无论是阿里提出的全面 AI 化,火山云强调的 Token性价比,还是百度持续加码的大模型战略,厂商们都在努力用 AI 定义未来的云。 但当这些口号越来越密集时,也变得越来越相似。
9/19/2025 1:34:00 PM
郑佳美

我们深入华为这场线下闭门会,全方位围观中国大模型这一年

如何认识大模型?如何应对大模型的影响?为了发展大模型,我们该问哪些问题?2023 年是大模型之年。大模型代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进步,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真正看见了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曙光。然而,关于大模型,我们了解得并不多。以 OpenAI 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 为代表的一些 AI 研究者坚信,足够精确地预测下一个词表明模型对文本内容有了足够深刻的理解。反对者则说,这只不过是统计学。显然,我们正处于一场变革的起点。关于大模型,我们知道些什么?该关注哪些问题?在刚刚举办的 2023 华为云 A
12/27/2023 3:15:00 PM
机器之心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