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国家安全部发布警示案例,​科研人员因违规使用 AI 工具泄密

近日,国家安全部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公布了一些涉及信息泄露的典型案例,特别是关于科研人员和公职人员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时的违规行为。 这一系列案例提醒广大工作人员,务必在处理涉密信息时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造成严重后果。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案例中提到的小田,是某涉密单位的工作人员。

近日,国家安全部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公布了一些涉及信息泄露的典型案例,特别是关于科研人员和公职人员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时的违规行为。这一系列案例提醒广大工作人员,务必在处理涉密信息时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造成严重后果。

网络安全,隐私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案例中提到的小田,是某涉密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一次赴同事家做客的闲聊中,他不小心谈及了自己参与的一个重大涉密项目的进展情况。没想到,这段对话被同事的家人无意间听到,并随后在网络上发布,最终导致国家秘密泄露。对此,国家安全部对此事高度重视,小田及相关责任人因此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另一位名叫小李的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在撰写一份研究报告时为了图方便,违规使用了一款 AI 应用软件。他擅自将核心数据和实验成果上传至该软件,结果导致该研究领域的涉密信息泄露。事后,小李也受到了严厉的处理,反映出对科技工具使用的不当管理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还有一名新入职的干部小蒋,在参加某会议并领取了一份秘密级文件后,出于炫耀心理,他拍摄了该文件的首页并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布。最终,这一行为也造成了信息泄露,令小蒋受到相应的处分。

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国家安全部特别提醒公众,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时,务必杜绝在互联网或非涉密环境中处理任何涉密信息。此外,使用的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应从正规渠道下载,避免因使用山寨软件而导致信息安全风险。

划重点:

📌 违规使用 AI 工具导致机密信息泄露,科研人员小李受到严肃处理。  

📌 职场新手小蒋因炫耀行为发布涉密文件,结果导致泄密。  

📌 国家安全部提醒,切勿在非涉密环境中使用 AI 处理敏感信息。

相关资讯

国家安全部:警惕深度伪造技术带来的安全风险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11 月 23 日发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度伪造技术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在带来惊喜和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风险隐患,如不注意防范,甚至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11/24/2024 10:29:31 AM
浩渺

AI秘密曝光:Claude系统提示词泄露引发行业热议

近日,AI 领域再度掀起波澜,焦点集中在由 Anthropic 公司开发的强大语言模型 Claude 上。 令人惊讶的是,一份长达25000个 Token 的提示词(System Prompt)意外泄露,内容详尽,超出行业的常规认知。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技术圈的热烈讨论,既揭示了顶尖 AI 系统的复杂性,也将透明度、安全性及知识产权等关键议题推向前台。
5/13/2025 3:00:52 PM
AI在线

美国律师因使用 AI 生成虚假案例被罚款 1.5 万美元

近日,美国印第安纳州南区的联邦地方法官马克・D・丁斯莫尔建议对一名律师处以1.5万美元的罚款,原因是该律师在法庭文件中引用了不存在的法院案例。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应用的广泛关注。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事件的主角是来自德克萨斯州里奥洪多的律师拉斐尔・拉米雷斯(Rafael Ramirez)。
2/25/2025 9:08:00 AM
AI在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