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多模态开发踩坑实录

你是不是也遇到这种情况:代码写完了、跑起来也没报错,但模型就是“不看图”? 别急,这事儿很常见——多模态开发不难,难在模型是否真支持多模态。 本文用最简单的方式,带你把“文字 图片”的多模态对话跑起来,并告诉你常见坑怎么避。

你是不是也遇到这种情况:代码写完了、跑起来也没报错,但模型就是“不看图”?别急,这事儿很常见——多模态开发不难,难在模型是否真支持多模态。本文用最简单的方式,带你把“文字+图片”的多模态对话跑起来,并告诉你常见坑怎么避。

先把小坑填上:Lombok 报错这样一键解决

如果你在跑 LangChain4j 的对话 Demo 时,控制台提示“找不到符号”的 Lombok 错误,通常是 IDEA 注解处理器没配好。

图片图片

上图:典型的 Lombok 报错提示

解决方法:

• 打开 IDEA 设置 → Annotation Processors

• 勾选 Enable annotation processing

• 改为“使用项目中的 Lombok”

图片图片

上图:IDEA 注解处理器正确姿势

多模态到底是啥?为什么重要

• 多模态=同时处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PDF 等多种数据。

• 典型场景:看图回答、读简历提要、解析表格截图、对 PDF 提问、听音频写总结等。

图片图片

上图:多模态能理解多种输入并输出文本/图片等

LangChain4j 支持哪些多模态类型

在官方文档的多模态章节可以看到支持情况:

• 用户消息可携带文本、图片、音视频、PDF 等多种内容

• 能不能用,关键看“底层模型是否支持”

• 文档地址(以实测为准):https://docs.langchain4j.info/tutorials/chat-and-language-models#%E5%A4%9A%E6%A8%A1%E6%80%81

图片图片

上图:LangChain4j 多模态类型示意

实战:给对话加一张图,让模型“看图说话”

我们先写一个能接收自定义 UserMessage 的方法:

复制

然后写个单测,发一张图片进去:

复制

运行效果如下:

图片图片

上图:用图片做输入的单测结果

为什么没生效?关键原因在“模型不支持”

如果你用的是 qwen-max,可能会发现:它并不能直接看图。这不是代码问题,而是“模型能力没开多模态”。

这点非常关键:

  • • 框架会帮你把文本+图片打包发出去
  • • 但如果模型不支持图片输入,它就看不到图,回答只能按文本来

可以参考 LangChain4j 的能力支持表(但务必以实际测试为准):https://docs.langchain4j.dev/integrations/language-models/

图片图片

上图:不同模型的能力差异很大,需实测

选型建议:想要“看图”,优先选这些模型

实测优先考虑(不同厂商地域/版本差异较大,需自己验证):

  • • OpenAI 家族:gpt-4o / gpt-4o-mini(图像理解较稳定)
  • • Azure OpenAI:对应的 4o 系列
  • • Qwen:Qwen-VL 系列(区分是否开放接口)
  • • Google:Gemini 1.5 Flash / Pro(区域与配额限制较多)

注意点:

  • • 先查清楚“是否支持图像输入”和“最大图片尺寸/大小”
  • • URL 必须可公网访问,或使用字节流上传
  • • SDK/依赖版本需匹配,LangChain4j 要跟后端模型 SDK 对齐

常见坑与避坑清单(强烈建议收藏)

  • • 模型能力不一致:同一品牌不同型号能力差别大,别想当然。先跑最小可用 Demo。
  • • 图片不可访问:本地路径/私网地址不行,换公网 URL 或上传字节流。
  • • 图片太大:超限会被静默压缩或拒绝,提前做压缩或限制尺寸。
  • • 超时/重试:图片+文本耗时更长,调大超时并添加重试策略。
  • • 版本兼容:LangChain4j 版本与底层 SDK/依赖要匹配,升级要看 Release Note。
  • • 日志与可观测:把请求/响应元数据打印出来(别打全量敏感内容),方便排错。

小结

  • • 多模态不难,难在“模型要真支持”。先跑通最小闭环,再谈业务场景。
  • • LangChain4j 已能优雅地传递多模态输入,但要结合“支持图像的模型”一起用。
  • • 建议你把本文的 Demo 跑起来,再换成具备图像理解能力的模型做实测。

相关资讯

耗时3个多月、总结过往5年,马毅曹颖沈向洋撰文智能两大原则

在深度网络和人工智能复兴十年后,本文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并提出了两个基本原则——简约性和自洽性,视它们为人工智能的基石。
7/16/2022 12:02:00 PM
机器之心

打开AI黑匣子,「三段式」AI用于化学研究,优化分子同时产生新化学知识,登Nature

编辑 | KXAI 工具的强大功能,令人难以置信。但如果你试图打开引擎盖并了解它们在做什么,你通常会一无所获。AI 常常被视为「黑匣子」。对于化学来说,AI 可以帮助我们优化分子,但它无法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是最佳的——重要的特性、结构和功能是什么?近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的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打开了黑匣子,研究人员通过将 AI 与自动化学合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找到了 AI 所依赖的化学原理,从而改进用于收集太阳能的分子。研究找到了比现有稳定四倍的捕光分子,同时给出了使其保持稳定的重要见解 ——这是
9/4/2024 2:19:00 PM
ScienceAI

轻舟智航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加速从L2++到L4级自动驾驶的渐进式进化

10月28日,轻舟智航(QCraft)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 轮新融资。 本次融资由逐鹿聚航基金投资,资金将用于加大全栈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扎实推进中高阶NOA方案的大规模量产交付,以持续、高效的量产数据积累驱动技术迭代,稳步实现从L2 到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渐进式进化,推动L4级自动驾驶时代的全面到来。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表示:“感谢逐鹿聚航基金对轻舟智航的坚定支持与信任!
10/28/2024 10:17:00 AM
新闻助手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