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从互联网泡沫到AI泡沫论:为何高盛说当前AI投资“未过热”?

2025下半年以来,AI 领域的热度持续攀升,美国企业在该领域的投资力度更是不断加大。 以 OpenAI 为例,即便尚未实现盈利,其已预定的算力投资规模就至少达到 1.5 万亿美元。 这股强劲的投资热潮,不禁让人联想到 2000 年代的互联网泡沫,引发了外界对 AI 投资是否过热的担忧。

从互联网泡沫到AI泡沫论:为何高盛说当前AI投资“未过热”?

2025下半年以来,AI 领域的热度持续攀升,美国企业在该领域的投资力度更是不断加大。以 OpenAI 为例,即便尚未实现盈利,其已预定的算力投资规模就至少达到 1.5 万亿美元。这股强劲的投资热潮,不禁让人联想到 2000 年代的互联网泡沫,引发了外界对 AI 投资是否过热的担忧。

然而,美国一些企业并不认同 AI 存在泡沫这一观点,高盛近期发布的报告更是明确指出,当前 AI 投资不仅未出现过热现象,还具备显著的可持续性。

高盛得出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两大核心依据。其一,AI 技术对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极为显著。报告预测,在未来 10 年内,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将因 AI 的应用而提升 15%,这一增长幅度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 AI 投资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坚实支撑。其二,算力需求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在 AI 发展进程中,算力是关键支撑要素,只要算力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成本下降速度,AI 投资就拥有足够的持续空间,能够在长期发展中保持活力。

从历史对比视角来看,当前 AI 投资的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高盛在报告中强调,目前 AI 相关投资占 GDP 的比重还不到 1%,而回顾历史上其他重要技术周期,如铁路、IT、电气化等技术在发展高峰期,其投资占 GDP 的比重均达到了 2%-5%。这一数据对比清晰表明,与过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革命相比,AI 投资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远未达到过热的程度。

除高盛外,摩根大通(小摩)也从不同维度展现了 AI 的重要价值,重点凸显了 AI 对美国家庭的财富效应。小摩发布的报告显示,AI 投资已为美国家庭带来了可观的财富增长,具体金额高达 5 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 35 万亿元)。这一财富增长主要来源于 AI 相关股票的表现,小摩此前的报告曾指出,30 只 AI 相关股票在标普 500 指数中的权重占比达到 44%,正是这 30 只股票的良好表现,为美国家庭创造了 5 万亿美元的财富。

AI 带来的财富增长还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家庭消费的提升。数据显示,5 万亿美元的财富增长将促使美国家庭年化消费增长 1800 亿美元,这一增长规模在总消费中的占比为 0.8%,对美国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AI 相关股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伴随着一定风险。报告同时提示,若这 30 只 AI 相关股票的市值下跌 10%,美国家庭将面临 2.7 万亿美元的财富损失,而这一损失反映在家庭消费层面,将导致消费减少 900 亿美元。财富增长与消费提升之间的联动关系,也意味着风险传导的可能性。

综合来看,2025 年的 AI 领域,在高盛等机构的分析视角下,投资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且与历史技术周期相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同时,AI 相关投资也为美国家庭带来了显著的财富效应,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需警惕。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其在经济发展和家庭财富层面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深化。

相关资讯

AI遭遇生产力和营收困境,“索洛悖论”正在重演?

当全球都在热议AI时,其营收与生产力价值仍待兑现! 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曾提出一个计算机悖论:“你能在任何地方看到计算机的影响,唯独在生产力数据上看不到。 ”如今,这一困境正映射在AI领域——我们目睹AI技术渗透至生活各个角落,却尚未在生产力层面看到实质爆发。
5/19/2025 1:00:00 AM
小刀

谷歌前 CEO 施密特:AI 行业不会重蹈“互联网泡沫”覆辙

AI在线 7 月 21 日消息,据《商业内幕》今日报道,曾在“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期上任谷歌 CEO 的埃里克・施密特日前出席巴黎 RAISE 峰会,发表观点称 AI 行业并不会像互联网行业一样遭遇“泡沫”。 自从 ChatGPT 兴起以来,AI 行业发展迅速,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加大投资,同时也引发了新一轮人才争夺战。 据估计,2023 年 AI 市场的估值为 1890 亿美元,预计到 2033 年将增长至 4.8 万亿美元(AI在线注:现汇率约合 34.46 万亿元人民币)。
7/21/2025 4:12:27 PM
清源

投资巨头高盛质疑 AI 投资回报:巨额投入能否换来光明未来?

全球知名投行高盛 (Goldman Sachs) 近期对人工智能 (AI) 投资的回报率提出了质疑。尽管各大企业和投资者正斥资数十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研发,但高盛担忧如此巨额的投入能否真正带来丰厚回报。图源 Pexels目前,我们使用的 LLM 大型语言模型(例如 GPT-4o)训练成本就高达数亿美元,下一代模型的训练成本更是预计将飙升至 10 亿美元。风投巨头红杉资本 (Sequoia Capital) 经过测算后表示,整个 AI 行业每年都需要产生 6000 亿美元(AI在线备注:当前约 4.36 万亿元人民币)
7/14/2024 6:01:45 PM
远洋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