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通过结合大型语言模型(LLMs)与外部数据检索能力,能够提供准确且富含上下文的答案。无论是构建客户支持聊天机器人还是研究助手,RAG都能通过从数据库中提取相关信息来增强AI的性能。然而,不同的RAG技术在性能上存在差异,选择最佳技术需要进行测试。本文将全面探讨各类RAG技术,包括基础方法和高级手段,并对它们进行评估,以帮助您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技术。
什么是RAG及其测试的重要性
想象一下,向AI提问:“如何解决智能手机上的登录问题?”标准的大型语言模型可能会给出通用或过时的回答。而RAG技术通过检索相关数据(例如来自产品手册)并将其输入到大型语言模型中,从而生成精确的答案,以此改善了这一情况。这使得RAG非常适用于需要最新或特定信息的应用场景,如技术支持或医疗咨询。
测试RAG技术至关重要,因为每种方法在文档索引、检索或生成的方式上各有不同,会对准确性、速度和成本产生影响。通过比较这些技术,我们可以为特定的使用场景找到最佳设置。
RAG系统的核心组件
RAG流程主要包含三个阶段:
- 索引:将文档分割成块,将其转换为数值向量(嵌入),并存储在向量数据库中。
- 检索:在数据库中搜索与查询相关的块。
- 生成:使用大型语言模型将检索到的数据与查询结合起来生成答案。
RAG技术列表
以下是我们将要比较的主要RAG技术:
- 朴素RAG(基准)
- 分块策略(固定大小、基于句子、语义)
- 重排序
- 查询转换(查询重写、多查询、HyDE)
- 图RAG(GraphRAG)
- RAG融合(RAG-Fusion)
- 上下文压缩
- 自查询检索
- 多文档代理
- 动态检索
- 递归检索
- 父文档检索
1. 朴素RAG(基准)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将文档分割成固定大小的块,对其进行嵌入处理(例如使用BERT),存储在向量数据库(例如FAISS)中,并根据查询相似度检索前k个块。
示例:对于查询“如何解决智能手机上的登录问题?”,朴素RAG将手册分割成500字的块,并检索前5个块。
代码片段(使用LlamaIndex):
复制输出:“要解决登录问题,请尝试通过‘忘记密码’链接重置密码或清除设置中的应用缓存。”
优点:简单、快速。
缺点:可能会遗漏上下文或检索到不相关的块。
2. 分块策略
分块会影响检索质量。分块方式包括:
- 固定大小:按词数分割(例如500词)。
- 基于句子:按句子分割以保证语义连贯性。
- 语义:使用AI将相关句子分组。
示例:基于句子的分块将登录查询的故障排除部分完整保留。
代码片段(语义分块):
复制输出:“通过设置>应用清除缓存。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重置密码。”
优点:更好地保留上下文。
缺点:语义分块计算密集。
3. 重排序
重排序使用交叉编码器或大型语言模型对检索到的块进行重新排序,以对查询-块相关性进行评分。
示例:重排序会优先考虑有关登录故障排除的块,而不是通用设置的块。
代码片段(使用Cohere):
复制输出:“清除缓存;使用‘忘记密码’链接。”
优点:提高相关性。
缺点:增加计算开销。
4. 查询转换
增强查询以改进检索:
- 查询重写:重新表述模糊的查询(例如将“登录问题”改为“解决智能手机登录失败”)。
- 多查询:生成多个相关查询。
- HyDE(假设文档嵌入):创建用于检索的假设答案。
示例:HyDE生成类似“清除缓存或重置密码”的假答案,并检索匹配的块。
代码片段(HyDE):
复制输出:“检查设置>应用>清除缓存;重置密码。”
优点:捕捉细微的意图。
缺点:增加延迟。
5. 图RAG(GraphRAG)
使用知识图谱捕获实体关系,适用于复杂查询。
示例:对于“什么导致登录问题?”,图RAG检索与“应用缓存”和“用户凭据”相关联的块。
工作流程:
- 提取实体和关系。
- 构建图数据库(例如FalkorDB)。
- 查询图形并将结果输入大型语言模型。
优点:擅长多步骤推理。
缺点:设置复杂。
6. RAG融合(RAG-Fusion)
将查询扩展到多个视角,执行并行搜索,并对结果进行重排序。
示例:生成“清除应用缓存”、“重置密码”等查询,并检索不同的块。
优点:覆盖全面。
缺点:计算成本高。
7. 上下文压缩
压缩检索到的块,专注于最相关的部分,在生成前减少噪音。
示例:对于登录查询,压缩从较长的块中仅提取有关缓存清除和密码重置的句子。
代码片段(使用LlamaIndex):
复制输出:“通过设置>应用清除应用缓存;通过‘忘记密码’重置密码。”
优点:减少不相关内容。
缺点:需要额外处理。
8. 自查询检索
使用大型语言模型将复杂查询解析为结构化数据库查询,适用于富含元数据的数据集。
示例:对于“显示2025年Android设备的登录问题”,大型语言模型生成一个过滤Android和2025年元数据的查询。
代码片段:
复制输出:“对于2025年的Android设备,通过设置>应用清除缓存或重置密码。”
优点:处理复杂的结构化查询。
缺点:需要富含元数据的数据。
9. 多文档代理
使用多个代理,每个代理专门处理文档的子集,以处理不同的数据源。
示例:一个代理处理Android手册,另一个处理iOS手册,将结果结合起来回答登录查询。
代码片段:
复制输出:“在Android上,清除缓存;在iOS上,通过设置重置密码。”
优点:可扩展到不同的数据集。
缺点:协调复杂。
10. 动态检索
根据查询复杂度动态调整检索参数(例如top-k、相似度阈值)。
示例:简单查询使用前3个块;复杂查询使用前10个块。
代码片段:
复制输出:“清除缓存或重置密码。”
优点:适应查询需求。
缺点:需要调优。
11. 递归检索
通过基于初始结果生成后续查询来迭代优化检索。
示例:在检索到有关“登录问题”的块后,查询“缓存清除步骤”以加深上下文。
代码片段:
复制输出:“通过设置>应用清除缓存;详细步骤:进入设置,选择应用,选择该应用,然后清除缓存。”
优点:为复杂查询加深上下文。
缺点:增加延迟。
12. 父文档检索
检索较小的块,但返回其父文档,以便在生成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上下文。
示例:检索有关登录问题的句子,但向大型语言模型提供完整的故障排除部分。
代码片段:
复制输出:“在设置>应用中清除缓存;必要时重置密码。完整部分:[详细故障排除指南]。”
优点:平衡精度和上下文。
缺点:需要分层文档结构。
测试与评估
为了找到最佳技术,我们将使用智能手机手册数据集对所有12种技术进行测试,评估指标包括:
- 检索精度:检索到的相关块的百分比。
- 答案相似度:与参考答案的得分(0-5)。
- 延迟:检索和生成的时间。
- 成本:计算资源。
演示设置
我们将使用LlamaIndex、OpenAI的GPT-3.5、FAISS和Cohere进行重排序。查询为“如何解决智能手机上的登录问题?”
分析
- HyDE和递归检索在精度和答案质量上得分最高,但速度较慢。
- 朴素RAG和动态检索速度最快,但准确性较低。
- 重排序和父文档检索在准确性和速度之间取得平衡。
- 多文档代理在处理不同数据集时表现出色,但速度最慢。
- 自查询对于结构化数据非常有用,但需要元数据。
选择最佳技术
最佳技术取决于您的优先级:
- 速度:朴素RAG、动态检索。
- 准确性:HyDE、递归检索、重排序。
- 复杂查询:图RAG、多文档代理、自查询。
- 资源限制:朴素RAG、语义分块、上下文压缩。
- 丰富上下文:父文档检索、图RAG。
示例场景:对于客户支持聊天机器人,重排序或父文档检索提供了良好的平衡。对于具有复杂查询的研究工具,图RAG或递归检索是理想的。
挑战与提示
- 幻觉:使用清晰的提示使大型语言模型基于检索到的数据生成内容。
- 数据质量:整理数据集以减少噪音。
- 可扩展性:使用FAISS或FalkorDB等向量数据库。
- 元数据:为自查询或多文档代理提供支持。
总结一下
对广泛的RAG技术的探索表明,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缺点。朴素RAG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它简单且设置快速,非常适合快速项目。另一方面,像HyDE、图RAG、递归检索等高级方法在需要更准确和详细的答案时表现出色,特别是对于复杂或特定的任务。通过测试这些方法,人们可以找出最适合自己需求的方法,无论优先考虑的是速度、精度还是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