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Anthropic首席执行官:人工智能如何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最近 Anthropic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Dario Amodei 发布了一篇万字长文,在推特上引爆了一场讨论。 Dario 在这篇长文里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如何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被不少人称赞为“近来对人工智能发展最理性、最深刻的分析之一”。 在文章开头,Dario Amodei 就特别说明了,虽然他一直在关注人工智能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人工智能末日论的支持者,恰恰相反,他很看好人工智能的积极潜力。
10/15/2024 11:21:00 AM
刘洁
王威廉最新创业项目:世界上第一个用于芯片设计和验证的 AI 智能体来了
今年 AI 智能体简直火得不行,各种初创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冒出,光是 Y Combinator 一家今年就已经投资了 94 家相关初创公司。 怪不得吴恩达说:“AI 智能体工作流程将在今年推动 AI 的巨大进步——甚至可能超过下一代基础模型。 这是一个重要的趋势,我呼吁所有从事 AI 工作的人都关注它。
10/15/2024 11:07:00 AM
刘洁
谷歌签署核电购买协议,以满足发展人工智能的用电需求
感谢谷歌周一表示,与 Kairos Power 公司签署一份从多个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购买电力的协议,以满足发展人工智能的用电需求。谷歌计划购买六到七个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电力,总计 500 兆瓦。根据协议,首个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在 2030 年之前投入使用,并在 2035 年之前进行更多部署。
10/15/2024 10:13:16 AM
远洋
微软与 KT 电信宣布在韩国建立 2.4 万亿韩元 AI 合作伙伴关系
微软与韩国电信公司 KT Corp. 于 9 月底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承诺在未来五年内投入 2.4 万亿韩元(AI在线备注:当前约 125.28 亿元人民币)推动韩国的人工智能、云服务和基础设施发展。双方计划在 2025 年上半年推出基于微软多语言 GPT-4o 的定制化 AI 模型,并利用 KT 围绕韩国文化和产业的数据集。
10/15/2024 9:56:30 AM
汪淼
中国海油发布“海能”人工智能模型
AI在线从中国海油官方微信公众号获悉,昨日中国海油“海能”人工智能模型发布会在集团总部召开,中国海油与中国电信、科大讯飞等企业合作推出“海能”人工智能模型。据介绍,中国海油“海能”人工智能模型依托海量数据资源,集成既有模型,兼顾专业和通用场景。此次发布会推出具有海油特色的 5 个专业场景模型和 6 个通用场景模型,推动实现“升规模、升效率、升体验,降成本、降风险、降直接接触”。
10/15/2024 7:42:14 AM
远洋
Adobe 推出全新 AI 视频生成器 Firefly Video Model,完全使用授权内容进行训练
Adobe 公司今日发布了全新的人工智能驱动的文本转视频工具 Firefly Video Model。该工具能够根据文本提示生成全新的视频,与竞争对手不同,Adobe 声称 Firefly Video Model 完全使用授权内容进行训练,有望规避其他生成式 AI 工具所面临的伦理和版权问题。AI在线注意到,由于其使用授权内容进行训练,Adobe 称 Firefly Video Model 是“第一个公开可用的商业安全视频模型”。
10/15/2024 7:14:23 AM
远洋
“一超多能”年度高端旗舰,vivo X200系列正式发布
10月14日,全新一代vivo X200系列旗舰手机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发布。作为重磅登场的国产旗舰系列,vivo X200系列首次集齐全面升级的四大vivo蓝科技,带来“一超多能”年度旗舰手机。vivo X200 Pro搭载Ultra同款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并升级自研大模型画质增强算法,蔡司大底T*主摄采用vivo与索尼联合定义全新一代图像传感器蓝图x索尼LYT-818,实现移动影像能力的“超级”进化。
10/14/2024 11:07:00 PM
新闻助手
英伟达 CEO 黄仁勋展望公司未来:坐拥 5 万名员工、部署 1 亿个 AI 助手
英伟达 CEO 黄仁勋(Jensen Huang)昨日在“Bg 2”播客中表示,他希望英伟达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家拥有 5 万名员工的公司,同时部署 1 亿个 AI 助手,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他同时还强调,这并不会导致公司裁员。黄仁勋还畅想了这样一个未来:英伟达将在公司的每个部门大规模部署 AI 助手,以提高产出。AI 助理能够帮助员工高速处理琐碎的事务,同时“AI 也会招募其他 AI 来解决问题、AI 之间也能够相互交流,并与人类沟通”,从而提升公司协同效率。
10/14/2024 9:04:00 PM
漾仔
一副AI耳机卖1200元?端侧AI大模型+硬件= ?这场论坛带你一探究竟
生成式 AI 时代,大模型除了继续在云端突破 Scaling law 之外,也正在探索另一个重要的落地方向——端侧。通过量化、蒸馏、剪枝等压缩技术,「瘦身」后的大模型可以适应端侧性能要求,在包括手机、PC、机器人、VR 眼镜、耳机、汽车智能座舱等广泛设备上进行本地部署运行,将 AI 硬件的融合带入新的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端侧大模型能力的引入不仅为用户提供个性化 AI 体验,还能进一步拓展 AI 应用场景的广度与深度。
10/14/2024 4:41:00 PM
新闻助手
曾让Kimi「崩了」的探索版有多厉害?10倍搜索量、精读超500页面,一手实测来了
AI好好用报道编辑:杨文Kimi国庆「憋」大招,「憋」出个探索版。前不久,市场上就有传言称,月之暗面国庆「憋大招」。至于这个「大招」具体是啥,众说纷纭:有人说和多模态有关,还有人说是关于深度推理的。
10/14/2024 4:39:00 PM
AI好好用
Kimi 正在重新定义「AI 搜索」
AI搜索的故事是这么讲的:传统搜索过程需要输入关键词,然后机械地反馈回来具有相关性的数十个蓝色链接。 AI搜索则不是返回链接,而是帮助总结好的内容、聚合一份「答案」。 为了让这份答案看起来更加丰富,很多产品还提供更高级的深度搜索或研究模式。
10/14/2024 2:41:00 PM
王悦
腾讯与中国信通院签署人工智能业务合作协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与腾讯 10 月 12 日签署人工智能业务合作协议。本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旨在汇集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围绕人工智能前沿模型、软硬协同、数据资源、人工智能 、安全治理、国际合作等重点方向,在技术创新、标准研制、评估评测、应用示范、产业化推广、咨询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腾讯集团副总裁蒋杰透露,腾讯将以此次合作签约为契机,与中国信通院在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产业研究、大模型基准测试、智算集群、大模型应用落地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10/14/2024 2:28:28 PM
汪淼
CAIL 2024 | 中国法律智能技术评测正式开启,诚邀您参与!
评测简介近年来,随着以裁判文书为代表的司法大数据不断公开,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突破,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司法领域,辅助司法工作者提升案件处理的效率和公正性,逐渐成为法律智能研究的热点。中国法律智能技术评测CAIL(Challenge of AI in Law)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交叉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信息检索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共同促进中国法律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为科技赋能社会治理作出贡献。为了促进智能技术赋能司法,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在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的指导下,从2018年起,CAIL已连续举办了六届中国法律智能技术评测,先后吸引了来自海内外高校、企业和组织的近5000支队伍参赛,成为中国法律智能技术评测的重要平台。
10/14/2024 2:10:00 PM
新闻助手
19 天打造“最强”AI 训练集群,黄仁勋称马斯克像超人
在 10 月 13 日播出的采访中,英伟达 CEO 黄仁勋谈及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 xAI 在短时间内建成 AI 训练集群 Colossus,称赞马斯克及团队难以置信、像超人一样。黄仁勋称,“xAI 在 19 天内完成了其他人需要一年才能完成的事情,以前从未有人做到过。那是超人才能做到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埃隆・马斯克,他在工程、建筑和大型系统以及资源调配方面的理解是独一无二的。
10/14/2024 1:38:04 PM
远洋
中国电信自研 AI 节能系统:年均节电 8 亿度,节约电费 5.2 亿元
在上月底举行的“信息通信业赋能碳达峰碳中和创新论坛”上,中国电信集团采购供应链管理中心副主任林玲发表了题为《中国电信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未来规划》的主题演讲。林玲在演讲中透露,中国电信积极自建分布式光伏能源设施,与电网单位积极协同合作,开展“证电合一”的绿色电力交易。2023 年中国电信自发绿电和外购绿电同比增长 4 倍左右。
10/14/2024 1:17:23 PM
汪淼
优必选发布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1,进入比亚迪等汽车工厂实训
优必选发布了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1,并已进入汽车工厂实训。优必选 Walker S1 已进入比亚迪工厂执行搬运任务实训,实现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与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的协同作业。▲ 图源优必选公众号优必选表示,已经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红旗、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奥迪一汽、富士康、顺丰在内的多家企业合作。
10/14/2024 1:13:44 PM
沛霖(实习)
中国科学院利用人工智能,发现迄今为止距其主星最近的最小行星
感谢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研发了一种结合 GPU 相位折叠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并在开普勒(Kepler)2017 年释放的恒星测光数据中发现了五颗直径小于地球、轨道周期短于 1 天的超短周期行星。▲ 已知行星半径和行星轨道半长轴分布以及五个新发现的超短周期行星(红点)其中四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其主星最近的最小行星,类似火星大小。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利用人工智能一次性完成搜寻疑似信号和识别真信号的任务。
10/14/2024 12:51:34 PM
沛霖(实习)
首个o1复现开源RL框架OpenR来了,UCL、上交等高校联合团队发布
AIxiv专栏是AI在线发布学术、技术内容的栏目。过去数年,AI在线AIxiv专栏接收报道了2000多篇内容,覆盖全球各大高校与企业的顶级实验室,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传播。如果您有优秀的工作想要分享,欢迎投稿或者联系报道。
10/14/2024 12:48:00 PM
机器之心
资讯热榜
标签云
人工智能
OpenAI
AIGC
AI
ChatGPT
AI绘画
DeepSeek
模型
数据
机器人
谷歌
大模型
Midjourney
智能
用户
开源
学习
GPT
微软
Meta
图像
AI创作
技术
论文
Gemini
Stable Diffusion
马斯克
算法
蛋白质
芯片
代码
生成式
英伟达
腾讯
神经网络
研究
计算
Anthropic
Sora
3D
AI for Science
AI设计
机器学习
开发者
GPU
AI视频
华为
场景
人形机器人
预测
百度
苹果
伟达
Transformer
深度学习
xAI
Claude
模态
字节跳动
大语言模型
搜索
驾驶
具身智能
神器推荐
文本
LLaMA
Copilot
算力
安全
视觉
视频生成
训练
干货合集
应用
大型语言模型
亚马逊
科技
智能体
AGI
Deep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