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AI 泡沫加剧,红杉资本:年产值 6000 亿美元才够支付硬件开支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的分析师大卫・卡恩(David Cahn)发布报告,认为 AI 产业泡沫家居,年产值超过 6000 亿美元,才够支付数据中心、加速 GPU 卡等 AI 基础设施费用。英伟达 2023 年数据中心硬件收入达到 475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硬件是用于 AI 和 HPC 应用的计算 GPU)。此外 AWS、谷歌、Meta、微软等公司在 2023 年也在 AI 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卡恩认为这些投资很难在短期内回本。卡恩只是粗略估算了 AI 运行成本,首先将英伟达的 run-rate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的分析师大卫・卡恩(David Cahn)发布报告,认为 AI 产业泡沫家居,年产值超过 6000 亿美元,才够支付数据中心、加速 GPU 卡等 AI 基础设施费用。

AI 泡沫加剧,红杉资本:年产值 6000 亿美元才够支付硬件开支

英伟达 2023 年数据中心硬件收入达到 475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硬件是用于 AI 和 HPC 应用的计算 GPU)。

此外 AWS、谷歌、Meta、微软等公司在 2023 年也在 AI 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卡恩认为这些投资很难在短期内回本。

卡恩只是粗略估算了 AI 运行成本,首先将英伟达的 run-rate 收入预测翻番,计算支付 AI 数据中心的总成本(GPU 占一半,另一半为能源、建筑和备用发电机)。

然后再将该数值乘以 2,代表终端用户支付费用,例如初创公司或者企业从 AWS、微软 Azure 等公司购买 AI 计算等等。

据该分析师称,使用微软 Azure 基础设施的 OpenAI 的收入大幅增长,从 2023 年底的 16 亿美元增至 2024 年的 34 亿美元。这一增长彰显了 OpenAI 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远远超过了其他仍在为达到 1 亿美元营收大关而苦苦挣扎的初创公司。

分析师最终认为 AI 公司每年要赚取 6000 亿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4.37 万亿元人民币),才能支付大量硬件开支。分析师认为谷歌、微软、苹果和 Meta 每家公司年收入在 100 亿美元左右,而甲骨文、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X 和特斯拉等其他公司每年收入为 50 亿美元,但依然有 5000 亿美元的缺口,认为 i AI 行业的泡沫正在加剧。

相关阅读:

《盖茨谈当前 AI 市场:准入门槛低吸引海量资本涌入,狂热程度远超互联网泡沫》

相关资讯

Anthropic 估值翻番突破千亿大关,AI 收入激增四倍

近日,来自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人工智能公司 Anthropic 的最新估值已经飙升至1000亿美元,较四个月前的580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 这一令人惊讶的增长主要源于 Anthropic 最近向部分投资者披露的财务数据,尤其是其年化收入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了四倍的飞跃,已突破40亿美元大关。 为了支持这一势头,Anthropic 在3月份完成了一轮3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并计划在年内筹集总计55亿美元的资金。
7/17/2025 4:41:35 PM
AI在线

​OpenAI 今年收入激增至 120 亿美元 周活跃用户破 7 亿大关

根据《The Information》的报道,聊天机器人开发商 OpenAI 在2023年取得了显著的商业成就,其收入在今年前七个月达到了120亿美元,预计每月收入将达到10亿美元。 这一数据与年初的月收入约5亿美元相比,增长了整整一倍。 随着产品的不断优化和市场需求的增加,OpenAI 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7/31/2025 12:32:00 PM
AI在线

全球 AI 面临 6000 亿美元难题,人工智能泡沫正在接近临界点

【新智元导读】AI 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和实际的 AI 生态系统实际收入之间,差距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曾经全球 AI 面临的 2000 亿美元难题,如今已经翻成了 6000 亿美元。现在,业内关于 AI 模型收入的质疑声,已经越来越大。动辄投入几万亿美元打造基础设施,跟部分国家的 GDP 不相上下,然而从 AI 模型中得到的回报,究竟能有几何?在 2023 年 9 月,来自红杉资本的 David Cahn 发表了一篇名为《AI 的 2000 亿美元问题》的文章,目的是探讨:「AI 的收入都去哪了?」根据报告,当
7/4/2024 5:14:30 PM
清源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