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AI价格大战又来了!Google推250美元AI套餐,国产编码模型强势挑战

昨天收到一封Google的邮件,看到内容的时候我有点懵——AI Ultra套餐,249美元/月。 说实话,刚开始我以为是钓鱼邮件。 一个月249美元,这是要把AI变成奢侈品的节奏?

昨天收到一封Google的邮件,看到内容的时候我有点懵——AI Ultra套餐,249美元/月。

说实话,刚开始我以为是钓鱼邮件。一个月249美元,这是要把AI变成奢侈品的节奏?但仔细看了看,这确实是Google的官方发布。更让人意外的是,就在同一时期,国产AI编码工具也在悄悄发力,阿里的Qwen系列编码模型性能直逼国际一线。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AI行业是在走向高端化,还是在酝酿一场更大的价格战?

Google的"奢侈品"策略:AI Ultra到底值不值?

先说Google这个249美元的AI Ultra套餐。乍一看确实贵得离谱,但拆解一下内容,发现Google这次玩的是"套餐捆绑"策略。

AI Ultra套餐具体包含什么?首先是顶级的Gemini访问权限,包括最新的2.5 Deep Think推理模式。然后是Flow这个AI影视制作工具,支持1080p视频生成和Veo 3早期访问。还有Whisk的最高使用限制,NotebookLM的增强功能,以及一年YouTube Premium。

最关键的是30TB存储空间。对比一下:普通用户买30TB的云存储,光这一项每月就要几十美元。再算上YouTube Premium的费用,Google其实是在打"增值服务"的算盘。

但这个定价策略透露出一个信号:Google开始把AI当作高端产品来卖了。这就像当年苹果推出iPhone一样,不再打价格战,而是往高端走。

国产AI的"低价高质"反击

就在Google推出昂贵套餐的同时,国产AI却在走完全相反的路线。以阿里的Qwen系列为例,他们的编码模型不仅开源,性能还能跟GPT-4o掰手腕。

我专门测试了一下Qwen2.5 Coder 7B模型。让它写一个邮箱验证函数,生成的代码不仅逻辑正确,连注释都写得很详细。最关键的是,这个模型完全免费使用,只要你有足够的硬件就能跑。

一个有趣的对比:Google的AI Ultra需要249美元/月,而阿里的Qwen编码模型,7B参数版本可以在普通开发者的电脑上免费运行。这种"一个收费天价,一个免费开源"的反差,让人不得不思考AI的未来走向。

更让人意外的是性能对比。在HumanEval编程基准测试中,Qwen2.5 Coder 32B版本的表现已经能够与GPT-4o相媲美。在代码修复任务上,Qwen的MdEval得分甚至达到了75.2,在开源模型中排名第一。

这背后的商业逻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化?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Google的策略很清晰:既然在AI技术上已经建立了护城河,不如往高端走,赚取更高的利润。249美元的定价,瞄准的是那些对价格不敏感,但对功能有极高要求的企业客户和创作者。

而国产AI选择开源免费,背后的逻辑是"先占用户,再谈盈利"。通过开源获得开发者生态,通过免费降低使用门槛,最终形成规模效应。这跟当年Android的策略有点像。

有个数据很说明问题:Qwen系列模型在GitHub上的star数一直在快速增长,而且被大量集成到各种开发工具中。这种"免费但优质"的策略,正在快速蚕食传统付费AI服务的市场份额。

开发者该怎么选?

站在开发者角度,这种分化其实是好事。不同需求有了不同选择。

如果你是大企业,需要最稳定的服务、最全面的功能集成,以及官方技术支持,Google的付费服务确实有它的价值。249美元对于一个年收入百万美元的公司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但如果你是个人开发者、初创公司,或者只是想在项目中集成AI能力,国产开源模型显然更有吸引力。成本几乎为零,性能足够强悍,还能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化调整。

我自己最近就在用Qwen来辅助写代码,效果确实不错。特别是在处理一些重复性的编程任务时,它能很好地理解我的意图,生成的代码质量也很高。

AI价格战的未来

这种分化可能只是开始。我预测,未来AI市场会越来越像手机市场:高端有iPhone,中端有各种Android旗舰,低端也有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Google走高端路线,通过服务集成和生态优势获得高利润。而中国的AI厂商通过开源和低价策略,快速占领开发者市场和中小企业市场。这种竞争格局,最终受益的还是用户。

一个更大的趋势是,AI正在从"技术竞赛"转向"商业模式竞赛"。谁能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谁就能在这场马拉松中胜出。

不过,作为一个开发者,我觉得现在是最好的时代。无论你的预算多少,都能找到适合的AI工具。这种选择的多样性,本身就是技术进步的最好体现。

Google的249美元套餐和国产AI的免费开源,看似是两个极端,但都在推动着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这场价格战,才刚刚开始。

相关资讯

智创飞跃|AI 技术栈全链赋能,助力出海开发创新

在 AI 日新月异的浪潮中,技术不再只是算力堆叠,而是一种可以被人“感知”、与人“共创”的未来语言。 让我们一起通过 2025 Google 谷歌开发者大会,走进 Google AI 的技术核心,深入 JAX 与 TPU 带来的极致性能世界,探索如何借助不断升级的 Gemma 开放模型系列与开放生态,革新工作流、释放创造力。 谷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 AI 出海创新。
8/18/2025 1:50:11 PM

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中国站:大模型技术进入全生态

本周三,谷歌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开发者大会。除 5 月加州山景城的 I/O 大会之外,今年的 I/O Connect 环球之旅从德国柏林开始、到印度班加罗尔,也已来到中国北京。在这次活动中,来自多个不同领域的专家为国内开发者深入分享了谷歌在 AI、Web、移动端、云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开发工具和全球服务平台等内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开发者市场之一,我们的开发者一直是全球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先锋力量,」谷歌大中华区总裁陈俊廷在开幕演讲中表示。「过去一年,来自中国的 25 个开发团队共有 31 款游戏和应用,在全球不同的
8/9/2024 5:37:00 PM
李泽南

谷歌内部项目:大模型AI智能体发现了代码漏洞

开源数据库引擎 SQLite 有 bug,还是智能体检测出来的! 通常,软件开发团队会在软件发布之前发现软件中的漏洞,让攻击者没有破坏的余地。 模糊测试 (Fuzzing)是一种常见的软件测试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自动或半自动生成的随机数据输入到一个程序中,并监视程序异常。
11/2/2024 2:56:00 PM
机器之心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