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AI工作垃圾大爆发:员工花2小时擦屁股,企业一年亏900万美金

生成式 AI 本该成为效率革命的引擎,如今却被越来越多的员工拿来制造“看起来像完成了工作”的伪成果。 研究发现,所谓的“AI 工作垃圾”(Workslop),已经渗透进各大公司,并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削弱协作、拉低生产力。 从幻灯片、总结、代码到整篇报告,人们用 AI 生成光鲜的内容,但内容本身缺乏深度,缺少上下文,也没有真正的思考。

生成式 AI 本该成为效率革命的引擎,如今却被越来越多的员工拿来制造“看起来像完成了工作”的伪成果。

研究发现,所谓的“AI 工作垃圾”(Workslop),已经渗透进各大公司,并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削弱协作、拉低生产力。

从幻灯片、总结、代码到整篇报告,人们用 AI 生成光鲜的内容,但内容本身缺乏深度,缺少上下文,也没有真正的思考。

结果就是:本该被AI减负的同事们,反而被迫重新阅读、思考,甚至重做这些内容。

图片

文章地址:

https://hbr.org/2025/09/ai-generated-workslop-is-destroying-productivity

斯坦福社交媒体实验室与 BetterUp Labs 的研究指出:40%的美国员工在过去一个月内至少接收到一次工作垃圾。

他们估算:每次处理这些无效信息,平均耗时接近2小时,代价高达186美元/月。

对于一个一万人的公司,这意味着每年因AI工作垃圾导致的生产力损失超过900万美元。

AI正从“技术脱责”变为“认知甩锅”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一位科技行业的经理看到一封AI生成的邮件后,脑中闪过的第一句话。

从前人们把搜索引擎当作记忆的替代品,现在,生成式AI被当作是思考的替代品。

而“工作垃圾”的本质,不是AI太笨,而是人类太懒。

员工把本应由自己承担的思考、推理、整理等认知劳动,交给AI做完表面,再把解释和改进的负担,转嫁给了接收方。

这一认知甩锅的结果,不只是拖慢项目进度,更破坏了同事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基础。

调查显示:

  • 53%的员工在收到工作垃圾后感到“恼火”。
  • 38%表示“困惑”,22%感到“被冒犯”。
  • 42%的人对发送者的“信任度下降”。
  • 54%的人认为发送者“创造力变低”。
  • 32%的人明确表示:以后不想再和对方合作。

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链条,本应因AI而更高效,却因AI而“锈蚀”。

一位零售行业的主管坦言:“我不仅要花时间验证AI生成的报告,还要召开额外会议,与多个团队核实信息,最后只能亲自重写。”

这不是效率提升,这是“人类打工为AI擦屁股”。

图片

这张图说明:当同事收到低投入、由 AI 生成的工作成果时,他们往往会降低对对方在创造力、能力、可靠性、可信度和智力等方面的评价。

图片来源于《Harvard Business Review》,侵删:https://hbr.org/2025/09/ai-generated-workslop-is-destroying-productivity 

不是AI不行,是人类太随便

在研究人员看来,AI被误用不是偶然,而是领导者导向出了问题。

当组织一味高喊“AI无处不在”,员工自然也会“无脑应用”。

用AI生成几段内容看似省时省力,实则是在放弃判断、放弃责任、放弃深度。

研究者称这种行为是“复制粘贴主义”:工作不再靠脑力,而靠工具;成果不再靠思考,而靠模板。

他们把员工分为两类:

  • 一类是“飞行员型员工”:主动、有目标地用AI增强创造力。
  • 另一类是“乘客型员工”:只为躲避工作而用AI。

数据显示,“飞行员型”员工在工作中使用AI的频率是“乘客型”的1.75倍,在工作之外更是高出近一倍。

换句话说:AI并不决定一个人做得好不好,关键还在于用它的人。

领导者的责任,是要清晰划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 AI不能替你理解问题。
  • AI不能帮你承担后果。
  • AI不能替你与人协作。

真正的AI合作,不是让AI替你工作,而是让AI成为你协作流程中的一部分。

要让AI发挥作用,就要把AI工作产品纳入协同机制中,而不是当作“甩锅神器”。

正如研究者所说:“工作垃圾的生成者以为自己找到了漏洞,却没意识到自己给别人挖了坑。”

AI 并非救世主,它也不会毁灭人类,但如果我们继续让“看起来像工作”的内容泛滥,那么AI将成为协作效率的杀手,而不是加速器。

这是一场价值与效率的赛跑,企业能否驾驭AI,不取决于技术多强,而取决于领导者能否清晰传达三句话:

  • 我们为什么用AI?
  • 我们怎么用AI?
  • 我们不能怎么用AI?

真正的效率,从来不靠“复制粘贴”,而是靠责任、理解与合作。

让AI成为“人的助手”,而不是“人的掩体”,才是正确的工作方式。

相关资讯

OpenAI开源客户服务代理框架 加速企业级AI应用落地

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于6月18日正式开源其客户服务代理框架,标志着该公司在企业级AI解决方案布局上迈出重要一步。 该框架通过提供透明工具链和清晰实施案例,旨在推动智能代理系统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商业应用。 技术细节与核心优势.
6/19/2025 2:01:33 PM
AI在线

知乎直答:AI 搜索产品从 0 到 1 实践探索

一、知乎直答产品介绍知乎直答是具有强社区属性的通用 AI 搜索产品,但并非社区版 AI 搜索。 知乎直答具有以下几大优势:认真专业:与知乎专注专业内容生产的调性相符,严格把控参考来源与质量,确保回答认真且专业。 连接创作者:可在使用中关注、与创作者交流互动获取专业见解。
1/20/2025 10:40:08 AM
王界武

活性提高42倍,ML引导的无细胞表达加速酶工程,登Nature子刊

编辑 | 萝卜皮酶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天然催化剂,不仅助我们消化食物,还能增强香水香味、提高洗衣效率,甚至用于疾病治疗。 科学家们正使用酶工程创造新酶,用于吸收温室气体、降解环境毒素、研发高效药物。 但是,酶工程受限于快速生成和使用大量序列功能关系数据集进行预测设计的挑战。
1/24/2025 2:55:00 PM
ScienceAI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