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ChatGPT 不再只是陪你聊天、写文案的 “工具人”,而是摇身一变成为能直接带你下单购物的 “导购员”,你是否会疑惑:AI 的边界正在不断模糊,难道它的尽头真的是带货?本月,零售巨头沃尔玛与 AI 领域标杆企业 OpenAI 的合作消息,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最鲜活的注脚 。
双方宣布,将在 ChatGPT 上推出购物功能,让消费者无需跳转平台,就能在对话界面中完成沃尔玛商品的浏览与购买。这一动作不仅让沃尔玛股价盘中大涨逾 5%、刷新历史新高,更在零售业掀起了一场关于 “AI 重构消费场景” 的深度讨论。
从 “搜索栏购物” 到 “对话式下单”:零售体验的颠覆式变革
过去十几年,电商购物的核心逻辑始终围绕 “搜索栏 + 商品列表” 展开:用户输入关键词,平台弹出一堆结果,再从繁杂的选项中筛选、比价、下单。沃尔玛首席执行官 Doug McMillon 直言,这种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而此次与 OpenAI 合作的 AI 购物功能,正试图打破这一僵局。
根据合作规划,用户在 ChatGPT 中与 AI 对话时,无需切换至沃尔玛 APP 或官网,就能直接浏览其商品目录,涵盖服装、娱乐产品、包装食品,以及旗下山姆会员店的特色商品。选中商品后,只需点击 “购买” 按钮,就能基于已自动关联的沃尔玛或山姆会员店账户完成交易,整个流程实现了 “对话即购物” 的无缝衔接。值得注意的是,生鲜食品暂未纳入首批上线品类,沃尔玛方面解释,这源于生鲜消费的 “固定性”—— 多数消费者每周会重复购买同类生鲜,现有购买习惯暂无需 AI 介入调整。
这种变革的核心,在于 AI 将购物从 “主动搜索” 转向 “场景化推荐”。比如,当用户跟 ChatGPT 说 “帮我准备下周的家庭聚餐食材,有老人和小孩”,AI 不仅能推荐沃尔玛的包装食品、零食,还能结合家庭成员需求筛选低盐、易消化的品类,甚至搭配餐具、一次性用品。这些,正是 Doug McMillon 强调的 “多媒体化、个性化与情境化” 特点,也是传统电商搜索模式难以实现的体验升级。
不止沃尔玛:AI 带货已成零售业 “新战场”
沃尔玛与 OpenAI 的合作并非孤例,而是整个零售业拥抱 AI 带货的缩影。当下,消费者对购物的需求已不止于 “买到”,更追求 “高效买到合适的”。比价、读评价、选品类,这些环节若能由 AI 简化,将大幅提升决策效率。也正因如此,各大零售商纷纷将 AI 作为核心竞争力布局。
OpenAI 早已开启 “零售朋友圈” 的搭建。除了沃尔玛,它还与手工艺品平台 Etsy、电商建站工具 Shopify 达成合作。对 Etsy 而言,AI 能帮助用户从海量手作商品中精准找到符合 “小众设计”“环保材质” 等需求的产品;对 Shopify 上的中小商家来说,ChatGPT 则成为免费的 “智能导购”,实时回答消费者关于尺寸、售后的疑问。
而在沃尔玛内部,AI 的应用早已渗透到运营全链条——员工用 AI 做库存订货,避免缺货或积压;供应链端用 AI 缩短时尚产品生产周期,让新品更快上架……此次 ChatGPT 购物功能,只是沃尔玛 AI 战略从 “后端效率提升” 转向 “前端消费体验” 的关键一步。
这种趋势背后,是 AI 技术从 “辅助工具” 向 “商业入口” 的转变。过去,AI 可能只是电商 APP 里的 “智能推荐” 模块;现在,它能依托 ChatGPT 这样的高频对话场景,主动触达消费者。当购物需求在聊天中被自然激发,AI 就成了连接 “需求” 与 “商品” 的最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