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2025全球大模型应用报告:红海混战「忠诚度」瓦解,用户脚踏4.7条船!

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正在从技术边界走向生产现实。 横跨欧美亚上千家企业的最新调研揭示,生成式AI已不再只是研发试验品,45%的企业已将其部署到生产环境中。 工程研发、客户支持和营销成为AI最活跃的前线!

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正在从技术边界走向生产现实。

横跨欧美亚上千家企业的最新调研揭示,生成式AI已不再只是研发试验品,45%的企业已将其部署到生产环境中。

工程研发、客户支持和营销成为AI最活跃的前线!

这份来自一千多人的汇总报告,既包括大型科技公司,也包括橱窗企业,政府及教育部门。

通过这份报告,能全面了解当前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使用情况。

图片

报告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大模型究竟如何被使用的,结果显示,用于生产的大模型只占45%。

23%的受访者将大模型用于原型构建,27%将大模型用于搜索信息。看起来大模型正在进入生成端,还任重道远。

图片

用户如何为AI付费

至于人们如何为AI付费,32%的受访者会构建定制化的大模型,27%只是通过api购买标准的大模型服务,而25%的受访者既要又要,而16%的受访者是白嫖党。

图片

在对未来的12个月的AI使用的预期,大部分受访者(66%)希望AI能被用于工程及研发中,其次是用于客户支持(37%)及销售(33%)中。

前者对应的是可解释性及鲁棒性的增强,后者则是预期大模型未来会情商更高。

图片

至于有哪些因素是当前使用大模型遇到的挑战时,受访者提到最多(55%)的大模型的知识水平不足。

一半的受访者则担心大模型时不时化身人工智障,同时半数受访者指出高昂的成本是使用大模型的一大挑战。

除此之外,大模型和其它设备的整合,以及响应速度,监管合规等也是受访者认为当前应用大模型时面对的挑战。

图片

激烈的红海竞争

在最常用的大模型聊天工具上,ChapGPT的先发优势依旧,而Gemini和Claude紧随其后。

国产的大模型则被归到了other之中,这可能是由于受访者多位于欧美印地区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用户大多同时使用多家的大模型,受访者平均使用4.7家不同的大模型。

这说明市场还处在红海竞争期,大多用户不具有太强的品牌粘性,而是会货比三家。

品牌忠诚尚未形成,用户正用脚投票。

图片

图片

相比一年前的24年,OpenAI的模型保持了领先地位,谷歌的Gemini和Deepseek进步最快,claude和llama则略显颓势。

同时这一年,也诞生了诸如xAI的Grok和阿里的Qwen这样的新玩家。

图片

而在大模型编程助手这一定制化赛道上,用的最多还是Copliot和Curser,而国产的工具如Trace等则没有被统计。

图片

在全球各地受访者对中国大模型应用的接受程度上来看,大部分(55%)受访者接受中国产的大模型,但要求模型部署在中国之外,这一比例在欧美尤其高。

这意味着国产大模型的出海,需要如Manus这样借助第三国出海,方能获得欧美市场。

图片

大模型的训练硬件

在大模型的训练硬件上,英伟达还是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78%),其次用到较多的是谷歌的TPU和苏妈的AMD。

图片

除了LLM,该报告还涉及多模态应用,例如语言生成中多应用OpenAI的模型,但其优势并不是碾压性的。

受访者多关注语音的稳定性和质量,生成的语音是否真实,延迟是否高等因素。

图片

而在视频生成任务中,受访者使用的模型同样多来自openAI和谷歌两大巨头,使用最多的依旧是OpenAI的模型。

但关注点变成了对提示词的遵循程度及成本这两个因素,这反应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在听懂并遵循用户指令上任需改进。

图片

总结这份大模型应用情况报告,2025年上半年AI应用迎来关键转折。

45%的企业已将AI投入生产环境,工程研发(66%)、客户支持(37%)和营销(33%)成为最热门场景。

OpenAI守擂,谷歌Gemini强势来袭。

中国模型亦受全球企业谨慎接纳——55%的受访者愿使用,但仅限非中国基础设施。

多模型混战成为常态,企业平均评估4.7个LLM,而NVIDIA以78%的份额统治训练硬件市场,凸显生态壁垒。

与此同时,可靠性、成本和智能水平仍是AI落地的三大「拦路虎」。

相关资讯

日本增长最快独角兽即将诞生:人工智能公司 Sakana AI 成立一年后估值 1800 亿日元

据《朝日新闻》上周六报道,日本生成式 AI 初创公司 Sakana AI 即将获得一笔新的重大投资,这将使该公司估值达到约 1800 亿日元(约合 83 亿元人民币)。在全球 AI 投资大潮的推动下,这意味着日本将诞生一家新的“独角兽”企业。“独角兽”系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约合 72.76 亿元人民币)的未上市企业。报道称,去年 7 月,谷歌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在东京成立了 Sakana AI 公司,该公司对生成文本和图像的 AI 基本模型进行了研究,其具有将现有模型相互交叉的“开创性”技术,从而创建出高性能的
6/17/2024 9:02:27 AM
清源

零一万物发布万智企业大模型平台2.0及“万仔”Agent定制解决方案

今日,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媒体沟通会上宣布,万智企业大模型平台2.0正式升级发布,并同步推出创新成果——超级员工企业Agent定制解决方案“万仔”。 这一方案旨在通过高效、可靠的AI能力,与行业客户共同探索企业价值新边界。 “万仔”具备五大核心功能:**超级能干**,快速理解用户意图,整合内外部知识与工具,跨部门高效交付任务;**超级靠谱**,通过先进技术降低模型“幻觉”,确保结果准确;**自主晋升**,从错误中学习,持续优化性能;**超级装备**,基于万智平台,连接企业服务,实现系统互通;**可快速上岗**,部署便捷,快速投入使用。
7/22/2025 12:12:37 PM
AI在线

2025 WAIC容联云AI AGENT论坛启幕,以技术引擎驱动产业智能跃迁

2025年7月28日,在2025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容联云于上海世博展览馆成功承办“重塑升力·AI智启新增长”AI AGENT落地实践与产业创新论坛。 论坛聚焦AI Agent的技术演进与产业融合,通过垂直场景解决方案与全球化趋势洞察,揭示AI Agent如何重构企业增长范式,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垂直场景攻坚,智能引擎驱动效率革命在数智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企业正面临从“垂类场景探索”向“业务价值实现”跃迁的关键节点,容联云副总裁、诸葛智能创始人孔淼表示,容联云始终以技术前瞻性为驱动,在每一次迭代中走在行业前沿——从LLM Feature(大模型功能嵌入)到Workflow(流程/编排级应用)到Agent(自主规划与工具调用),并将大模型真正融入企业核心流程,让AI不再只是工具,为企业整体运营流程提质增效。
7/28/2025 4:28:00 PM
新闻助手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