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我国发布首部生成式 AI 翻译应用指南,为行业提供系统指导

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翻译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5)》,聚焦场景应用、能力升级、技术伦理、质量管控四大维度,为行业提供系统指导。指南强调以人为核心、技术赋能,推动AI从“辅助工具”向“智能协作”转型。#AI翻译##翻译行业#

4 月 25 日,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在 2025 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上发布《翻译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5)》。

我国发布首部生成式 AI 翻译应用指南,为行业提供系统指导

▲ 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华树教授发布指南(图源中国翻译协会)

中国翻译协会称,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突破,其在语言处理领域的应用正深刻重塑翻译行业格局。《指南》应运而生,参考了国家和国际相关规范,聚焦场景应用、能力升级、技术伦理、质量管控四大维度,明确十个关键应用领域,包括理念重构、场景适配、能力筑基、知识赋能、提示工程、知情授权、责任界定、伦理锚定、质量管控和人文坚守,着力破解效率与质量、创新与风险、技术与人文三大核心矛盾,为行业提供系统指导。

在效率与质量方面,《指南》倡导以人为核心、技术赋能,推动人工智能从“辅助工具”向“智能协作”转型。通过定制译前准备、智能译中输出、便捷译后优化,实现文本分析、语料挖掘、资料整合等功能协同,并融合实时互译、术语统一、风格迁移、语义关联、智能润色、自动校对、智能排版,构建任务分解到质量评估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在创新应用方面,《指南》指出,生成式 AI 在翻译中的核心优势在于知识的整合、生成与应用能力。通过多语种、多领域数据资源构建结构化翻译知识体系,推动形成可持续演化的知识库,提升译员知识获取与再利用效率,构建未来导向的增强型翻译知识生态。

在风险管控方面,《指南》强调伦理治理与质量控制双管齐下,确保技术负责任地应用。具体包括:使用前须获得客户知情授权;译中明确人机角色与责任;识别原文伦理敏感内容,强化技术使用中的伦理意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规,确保数据合规、安全可追溯,保护隐私与商业机密。

在技术应用与人文价值方面,《指南》特别强调“人文坚守”,指出译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思考力、批判力与文化洞察。译者应在技术发展中保持理性,做到“善用而不依赖”,坚持“技术为用、人为本”,在协同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承担起文化阐释与多元语境建构的责任。

AI在线注意到,针对 AI 对翻译人才的影响,《指南》强调译者应提升语言理解、表达、翻译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借助技术提升素养。尽管低端翻译可能被替代,高水平翻译仍需人类的文化理解与创造力

相关资讯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著作权与 AI 之间并不是零和博弈,合作共赢才是最好出路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今日发布《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使用数据资源的著作权问题》,文中探讨了由生成式 AI 引发的著作权相关问题,并表示著作权与 AI 之间合作共赢才是最好出路。
2/11/2025 4:22:17 PM
归泷(实习)

CNNIC权威发布: 我国346款生成式AI完成备案 渗透率达80.9%

【AIbase 报道】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从技术突破到应用普及全面提速,生成式AI正深度重塑数字生态。 截至2025年3月,已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完成备案,形成全球规模领先的人工智能产品体系。
7/21/2025 10:32:29 AM
AI在线

AI大模型用户注册数量突破31亿,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根据中国新闻网的最新报道,国家网信办透露,当前我国的人工智能(AI)应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个人用户注册的大模型应用数量已超过31亿。 随着科技的进步,AI 正通过各种渠道为用户提供服务,包括网页、移动应用、API 接口、本地和云服务部署等。 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适用性,也反映了人们对智能化服务的日益依赖。
7/31/2025 2:51:58 PM
AI在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