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微软发布2025工作趋势:每位员工将是Agent老板

作者:AIGC开放社区
2025-04-28 09:17
微软在官网发布了2025年工作趋势指数报告,主要分析了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全球31个国家/地区的31,000家企业。 同时结合了Linked劳动力市场趋势,数万亿个Microsoft365生产力信号,以及原生初创企业、学者、经济学家、科学家和思想领袖的意见。 结果显示,由Agent智能体 人类的“人机协作”模式正在重塑企业架构,一种全新形态的“前沿公司”诞生。

微软在官网发布了2025年工作趋势指数报告,主要分析了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全球31个国家/地区的31,000家企业。

同时结合了Linked劳动力市场趋势,数万亿个Microsoft365生产力信号,以及原生初创企业、学者、经济学家、科学家和思想领袖的意见。

结果显示,由Agent智能体+人类的“人机协作”模式正在重塑企业架构,一种全新形态的“前沿公司”诞生。

图片

什么是前沿公司

前沿公司是一种新型组织,主要围绕着Agent构建,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和技术进步。这种公司的核心特征是将人类智慧与智能体相结合,形成高效的人机团队,从而实现更高的生产力、创新能力以及节省大量工作时间。

在前沿公司中,Agent是AI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它们可以是自动化工具、智能助手或具有特定功能的AI程序。

这些智能体被设计用来执行各种任务,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复杂的决策支持,甚至完全自动化某些工作流程,并与人类员工紧密协作,形成一种互补的工作模式。

图片

人机协作:前沿公司强调人机团队的协作。人类员工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判断力和情感感知,而智能体则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分析和自动化能力。例如,在客户服务中,智能体可以处理常见数据问题,而复杂或情感化的问题则由人类接手。

员工将成为Agent老板:随着Agent的广泛应用,前沿公司中的每个员工都可能成为“Agent老板”,负责管理、培训和优化这些智能体。但他们需要具备新的技能,例如,如何有效地指导智能体工作,以及如何在人机团队中合理分配任务。

组织架构的转变:前沿公司的组织架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层级结构,而是更加灵活和以结果为导向。这种新的工作架构会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灵活组合人类和智能体的资源,以实现最佳的工作效果。

每位员工都将成为Agent老板

随着Agent越来越多地加入劳动力队伍,我们将看到Agent老板的兴起:他们构建、委托并管理很多智能体,以增强自己的工作效率,并在AI时代掌控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董事会到一线员工,每位工人都需要像AI驱动的初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一样思考。

对于那些愿意积极参与的人来说,AI将是一个职业加速器——但领导者已经领先一步。微软在七个指标上评估了员工与企业领导者对Agent的看法,得出了以下结果。

图片

67%的领导者表示熟悉或非常熟悉Agent概念,而员工这一比例仅为40%;

领导者更倾向于认为“管理Agent”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其职责的一部分,且已开始收获回报。近三分之一的领导者称AI每天为其节省超1小时;

最重要的是,79%的领导者相信AI将加速职业发展,而员工这一比例为67%。

图片

企业员工与领导者存在明显差距,微软认为,这是因为领导者率先感受到制定AI战略的压力,并需为首创成果负责。他们预见趋势,深知不可坐以待毙。管理Agent也契合其核心能力——委派任务、引导方向,并在必要时介入。正如一位微软研究员所言:“与Agent合作就像入职新团队成员——你无需事无巨细地管理,但需要建立‘知情信任’。”

随着Agent等AI嵌入到日常工作,各个层级和职能的角色都将演变。如今,全球领英平台上超10%的新聘岗位头衔在2000年时尚未出现。领英预测,到2030年,多数岗位中70%的技能将发生变化,而AI将成为核心催化剂。

对初入职场的员工而言,影响可能尤为显著。微软调研的一家初创公司没有招聘首席营销官,而是让一名初级营销人员借助AI运行全流程营销活动。

在“前沿公司”中,即使是入门级员工也从入职第一天起就成为“老板”——因为他们在管理各种Agent。此外,83%的全球领导者认为,AI将使员工在职业生涯早期就能承担更复杂、更具战略性的工作。

当下投资AI技能培养的组织和行业,将成为未来的引领者。AI不仅为工作提供新工具,还创造了帮助人们学习几乎任何技能的新方式。

事实上,本次调研中,人们求助AI而非同事的首要原因之一便是“掌握新技能”。如今,难以想象没有电脑的工作;未来,我们对AI的依赖也会如此——每位员工使用AI的直觉将如同使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互联网一样自然。

人与Agent协作,重塑工作方式

传统企业长期围绕金融、营销、工程等职能领域的专业知识孤岛构建组织架构,而随着按需获取专业知识成为可能,以动态目标为导向的“任务协作图”(WorkChart)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组织结构。

该模式下企业主要围绕目标而非职能组建,借助Agent的整合跨领域能力,实现快速响应与高效协作,这一运作逻辑类似电影制作中按需组建、任务完成后即解散的项目制团队,通过Agent实时补充研究助理、分析师等专业资源,无需大规模组织重组。

图片

人机协作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管理框架,其中“人机比例”是核心衡量指标:根据任务属性动态匹配Agent数量与人类管理者比例,若比例过低会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过高则会加重人类决策负荷、引发风险与倦怠。

最优状态是Agent提升基础工作效率,人类专注战略指导与复杂判断,例如,哈佛研究显示人机协作产出质量优于纯AI或纯人类团队。

组织管理层面需进行职能重构,建立类似“智能资源部门”的新职能,融合HR与IT能力以统筹人力与Agent数字劳动力分配,甚至可能催生“首席资源官”等新岗位,专门优化人机协作模式以构建竞争优势。

此外,人类在人机协作模式中不可替代的场景源于三大核心因素:1)协同效率优势,例如,AI擅长规模化执行物流路线优化,人类则擅长处理突发交通管制等例外情况;

2)人类偏好需求,在金融投资、法律谈判等高价值决策中,客户更依赖人类建立的信任关系与情感沟通;

3)道德责任要求,医疗诊断、公共政策等涉及伦理或法律后果的场景,需人类承担最终责任。

员工的认知升级与能力转型是协作有效性的基础:当前52%的员工将AI视为“命令工具”,仅进行单向指令执行;

46%将其视为“思想伙伴”,通过双向对话激发创新,未来需从“工具使用”转向“协作共创”,培养与Agent迭代互动、精准委托任务、评估输出质量等关键技能,包括上下文精准提示、输出迭代优化、逻辑漏洞识别与决策路径引导等。

图片

此外,人与Agent的协作本质并非替代关系,而是通过动态目标驱动的组织模式、精细化的人机比例管理以及人类核心能力的价值聚焦,形成“AI处理标准化任务,人类创造差异化价值”的新工作范式。

企业需要在技术应用、组织架构、人才能力三个层面同步革新,将智能资源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关键,以此重塑未来的工作方式。

如何成为前沿公司

对于每一位领导者和员工而言,现在正是采取果断行动的时刻,将组织转变为高效的“前沿公司”。以下是3大建议。

开始尝试Agent数字化员工

Agent已准备好承担一系列传统上由人类完成的任务 —— 从回复支持工单到起草报告。首先为自动化能创造价值的领域定义清晰角色,并像对待任何团队成员一样对待这些数字员工:为其安排入职流程、分配职责,并衡量其绩效。这种转变不仅关乎效率,更在于构建一支融合人类创造力与独特优势的数字化劳动力队伍。

设定人机协作比例

AI驱动的效率仅完成了一半的使命,投资于推动未来发展的人才同样至关重要。识别适合完全自动化的流程,以及那些人机协作能释放巨大价值的环节。

思考客户期望人性化服务的场景,以及需要判断力和高风险决策的领域 —— 这些都依赖于人类与Agent的恰当配比。

具体行动包括:要求每位员工提升AI素养,分享学习成果并将其融入日常工作;规划员工技能提升路径,使其在学习开发和管理Agent的过程中实现成长;随着人机团队重塑角色和优先级,创建持续学习的通道。

快速实现大规模应用

仅停留在试点阶段的时代已结束。真正的变革需要组织各个层级(从各职能部门的高级领导者到一线员工)的广泛应用与实践。

瞄准运营、客户服务或财务等高需求领域,识别Agent可带来的高收益场景,可能是增加收入、削减成本,或自动化与核心竞争优势关联度较低的工作。一旦发现商业价值,立即投入资源以更快、更大规模地推广Agent应用。

相关标签:

相关资讯

鏖战企业级市场,AI Agent如何重塑智能商业未来?

在科技的浩瀚星河中,DeepSeek掀起的技术风暴余波未平,全球首款通用Agent产品Manus的惊艳登场,再度点燃了整个行业的激情,让科技圈为之沸腾。 暂且不论Manus自身性能究竟达到何种高度,其引发的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执行”的颠覆性范式跃迁,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不断突破繁杂业务流程场景下智能化的边界,为企业级市场带来无限可能。 近期,IDC发布的《中国AI Agent应用市场概览(2025Q1)》,首次对中国AI Agent应用的市场格局进行了系统性梳理。
4/9/2025 12:30:41 PM

AI智能体2小时击败人类,引爆贝叶斯推理革命!仅用10%数据训练秒杀大模型

最近,Verses团队在AI领域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他们自研的Genius智能体,创造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奇迹——只用10%数据,训练2小时,就能打造出最强AI智能体! 在经典游戏Pong中,Genius智能体多次达到完美的20分,一举超越了苦练数天的其他AI,和顶尖的人类玩家。 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它的规模只有SOTA模型IRIS的4%(缩小了96%),直接在搭载M1芯片的MacBook上就能跑。
1/21/2025 1:15:37 PM
新智元

2025智能体元年!斯坦福科学家8000字讲清所有要点

许多人认为「智能体」是AI发展的终极目标。 智能体在处理复杂任务时,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从协助搭建网站、管理客户账户,到开展市场调研、自动录入数据,智能体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
1/24/2025 9:30:00 AM
新智元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