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全球首个空间天气链式基础大模型“风宇”亮相,南昌大学、华为等研发

该大模型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牵头,南昌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研发,目前,已完成太阳风、磁层和电离层全链式耦合训练。

在今日举行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气象分论坛上,中国气象局首次推介全球首个空间天气链式基础大模型 ——“风宇”

该大模型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牵头,南昌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研发,目前,已完成太阳风、磁层和电离层全链式耦合训练。

全球首个空间天气链式基础大模型“风宇”亮相,南昌大学、华为等研发

中国气象局介绍称,面向未来深空探索与轨道安全保障需求,“风宇”大模型为复杂空间天气系统的智能预报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突破传统数值模型在算力消耗与实时响应方面的技术瓶颈,实现从空间天气监测、建模到预警的全链路智能化技术突破

“风宇”大模型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将来自卫星的真实观测数据和自主研发的全链式空间天气数值模式生成的数据相结合,形成互相补充、相互印证的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风宇”大模型首创链式训练结构,聚焦多区域物理约束的耦合建模,将太阳风、磁层和电离层分别建模,通过耦合优化机制实现多区域、多尺度之间的信息交互与动态响应模拟,既真实再现太阳风如何影响地球周围环境,又描绘出磁场和电离层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表达真实的空间天气演化过程,进一步提升了对空间天气变化过程的理解和预测能力。

“风宇”大模型还创新性融合人工智能核心思想,深度耦合地球系统科学机理,在短临预报与极端事件响应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长达一年的预测性能测试中,针对太阳风、磁层和电离层各区域,“风宇”大模型 24 小时短临预测能力表现优异。在近两年发生的大磁暴事件中,“风宇”的电离层部分预测能力尤为突出,对全球电子密度总含量的预测误差基本控制在 10% 以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气象局表示,“风宇”大模型应用场景广泛,能有效保障卫星通信与导航系统稳定运行、优化航天器轨道管理与空间任务安全、提高电力与基础设施防护能力、提升航空与极地航行安全水平等。

AI在线从中国气象局公告获悉,“风宇”大模型已申请 11 项发明专利(其中 4 个已获得授权),其成果荣获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佳原生开发者”奖。

相关资讯

全球首个空间天气链式 AI 预报模型“风宇”发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南昌大学、华为打造

AI在线 7 月 26 日消息,在今日的 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气象专会上,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AI在线注:以下简称“卫星中心”)牵头,联合南昌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研发的全球首个空间天气链式人工智能预报模型 ——“风宇”,正式发布。 为应对太阳风暴对全球卫星运行、无线电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及其他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风宇”面向空间天气保障需求,突破了传统数值模型在算力消耗与实时响应方面的技术瓶颈,成为国际首个覆盖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全链条的空间天气人工智能预报模型。 “风宇”首创链式训练模式和可插拔架构,将太阳风、磁层和电离层分别建模,并通过智能耦合优化机制实现多区域模型协同优化,既能够更真实地再现太阳风如何影响地球空间环境,又能描绘出磁层和电离层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提升了各区域预测精度及极端事件预测稳定性,为复杂空间天气智能预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7/26/2025 7:52:03 PM
汪淼

调查:超72% 的企业选择 AI 工具时最看重易用性

根据最近的一项 CIO 报告,企业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投资高达2.5亿美元,尽管在证明投资回报率(ROI)方面面临挑战。 商业领袖们正努力提高生产力,但新技术的集成往往需要重构现有应用、更新流程并激励员工学习,以适应现代商业环境。 QuickBlox 首席执行官 Nate MacLeitch 对136位高管进行了调查,以揭示 AI 采用的现实情况,探讨领导者的首要任务、主要担忧以及他们在2025年寻找可信工具的信息来源。
3/18/2025 10:02:00 AM
AI在线

可保护作品免遭 AI 训练,Adobe 推出 Content Authenticity 应用

Adobe 推出全新应用 Content Authenticity,用于保护创意工作者的作品署名权,即使有人截屏并在网络二次传播也不受影响。这款网页应用于今日面向公众开放测试,用户上传需要保护的图像,应用就能嵌入隐形元数据和添加“禁止 AI 训练”标签,帮助确认作品归属和保护作品免遭 AI 训练。
4/24/2025 9:32:18 PM
准泽(实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