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
Sesame发布CSM模型:实时情感定制 AI语音合成迈向新高度
3月13日,Sesame公司推出其最新语音合成模型CSM,引发业界关注。 据官方介绍,CSM采用端到端基于Transformer的多模态学习架构,能够理解上下文信息,生成自然且富有情感的语音,声音效果贴近真人,令人惊艳。 该模型支持实时语音生成,可处理文本和音频输入,用户还能通过调整参数控制语气、语调、节奏及情感等特性,展现高度灵活性。
3/14/2025 10:53:00 AM
AI在线
Anthropic、IBM 和 Meta 的技术领导者警告称,人工智能将取代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
在最近一次国际会议上,Anthropic 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发表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预测,他认为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三到六个月内承担90% 的代码编写工作。 阿莫迪表示,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到了12个月后,AI 可能将几乎完全取代人类程序员的工作。 他指出,尽管程序员仍需为 AI 设定特定的条件和目标,但未来这一过程也可能被技术所取代。
3/14/2025 10:49:00 AM
AI在线
炸裂官宣!大佬亲自站台,AWS 全力支持 DeepSeek!
月11日凌晨,AWS宣布在AWS Bedrock推出全托管的DeepSeek-R1模型,成为首个提供DeepSeek-R1全托管的海外云厂商。 与此同时,DeepSeek也成为是首个登陆Amazon Bedrock的国产大模型。 Amazon CEO Andy .
3/14/2025 10:43:27 AM
架构师之路
大模型平台+新一代智能客服双箭齐发!中关村科金领跑垂类大模型应用赛道
3月13日,由中关村科金与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DeepSeek企业应用之道——2025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创新城市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 论坛汇聚金融、央国企、制造、零售等领域的400余位行业领袖,现场,中关村科金总裁喻友平发布基于DeepSeek全新升级的得助大模型平台2.5、得助智能客服4.0 两大产品。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党赞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不断为包括金融在内的各个场景赋能新的突破。
3/14/2025 10:30:00 AM
新闻助手
Anthropic CEO:全体失业好过50%失业!AI将接管所有代码,但可以一键「躺平」
「再过一年,所有的代码可能都是AI生成的。 」「它们会随机抢走世界上50%的工作。 」「应该设计一个按钮,让AI可以一键『躺平』。
3/14/2025 10:29:43 AM
新智元
CVPR2025最新!探索3D场景推理问答新高度:双视觉感知网络
0.背景信息在人工智能的前沿领域,3D场景问答(3D QA)正在成为视觉与语言理解的关键挑战。 相比于传统的2D视觉问答(VQA),3D QA需要模型不仅能够感知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还要理解语言描述与场景之间的关系。 然而,目前的3D QA方法大多依赖于3D点云数据,而忽视了多视角图像提供的丰富局部纹理信息,这使得模型在面对小型、扁平物体时表现受限。
3/14/2025 10:26:58 AM
Jingzhou Luo等
首创GRPO方案!AlphaDrive:VLM+RL破解自动驾驶长尾难题
写在前面 & 笔者的个人理解OpenAI o1 和 DeepSeek R1 在数学和科学等复杂领域达到了或甚至超越了人类专家的水平,强化学习(RL)和推理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自动驾驶领域,最近的端到端模型极大地提高了规划性能,但由于常识和推理能力有限,仍然难以应对长尾问题。 一些研究将视觉-语言模型(VLMs)集成到自动驾驶中,但它们通常依赖于预训练模型,并在驾驶数据上进行简单的监督微调(SFT),没有进一步探索专门为规划设计的训练策略或优化方法。
3/14/2025 10:22:03 AM
Bo Jiang等
人工智能治理是时候行动了
关于人工智能治理的讨论往往含糊不清,令人沮丧。 组织谈论人工智能伦理和监管合规性,但在实际实施方面,许多组织都因不确定性而瘫痪。 就目前而言,治理往往是一项高层公司指令,而不是一项具体可行的计划。
3/14/2025 10:18:50 AM
佚名
巨人网络发布行业首个DeepSeek原生游戏玩法 太空杀推出内鬼挑战
3月14日,巨人网络宣布旗下社交推理游戏《太空杀》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并推出基于该技术的原生游戏玩法“内鬼挑战”,目前该玩法已开启灰度测试,后续将面向全量用户开放。 这标志着业内首次将DeepSeek大模型能力深度应用于游戏玩法创新,以AI驱动游戏核心玩法,重塑游戏的竞技和交互体验。 “内鬼挑战”玩法以《太空杀》的核心推理机制为基础,每局游戏由两名真人玩家与八名由DeepSeek驱动的AI玩家进行对抗。
3/14/2025 10:15:00 AM
AI在线
AI玩起抽象,让05后爱疯了,也成就这个最「狸谱」App
编辑 | 杨文还记得去年爆火出圈的 AI 模拟器《换你来当爹》吗? 玩家想方设法把一群逆子调教成「好大儿」,而相应的剧情和图片均由大语言模型实时生成。 最近,我们意外发现,这款 AI 模拟器背后的公司竟还出了个「狸谱」App,打出的口号就是面向 05 后二次元的「AIGC 抽象创作社区」。
3/14/2025 10:10:00 AM
AI好好用
OpenAI 呼吁美国中央政府加强人工智能监管
OpenAI 近日在对美国政府关于人工智能监管的咨询中表示,希望联邦政府能够主导 AI 的监管工作,而不是让各州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 该公司认为,统一的联邦监管能够促进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减少不同州之间法规的不一致性。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在这份15页的文件中,OpenAI 指出,中国的 AI 监管措施可能会对美国开发者造成威胁,因此美国应考虑采取类似的方式,通过政府与 AI 公司之间的合作来加强监管。
3/14/2025 10:09:00 AM
AI在线
360智脑团队成功复现Deepseek强化学习效果,发布开源模型Light-R1-14B-DS
近日,360智脑团队宣布成功复现Deepseek的强化学习效果,并正式发布开源推理模型 Light-R1-14B-DS。 该模型性能表现超越 DeepSeek-R1-Distill-Llama-70B和 DeepSeek-R1-Distill-Qwen-32B,成为业界首款在14B参数规模上实现强化学习效果的模型,显著提升了数学推理能力,成绩超过大多数32B级别模型。 与 DeepSeek-R1-14B 相比,Light-R1-14B-DS*在数学竞赛任务中表现突出:在 AIME24测试中提升4.3分,在 AIME25中更是提高10分。
3/14/2025 10:07:00 AM
AI在线
微软在Windows记事本内测AI摘要:选中即总结,轻松提炼文本核心
最新消息显示,微软正在其Windows操作系统的记事本应用中测试一项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功能——摘要生成。 这项尚处于Canary和Dev频道Windows预览体验计划中的更新,旨在帮助用户更快速地理解文本内容。 根据披露的信息,用户只需在记事本中选中需要总结的文本段落,然后通过右键菜单选择“汇总”选项,即可触发AI摘要功能。
3/14/2025 10:04:00 AM
AI在线
南开提出1Prompt1Story,无需训练,可通过单个连接提示实现一致的文本到图像生成
(1Prompt1Story)是一种无训练的文本到图像生成方法,通过整合多个提示为一个长句子,并结合奇异值重加权(SVR)和身份保持交叉注意力(IPCA)技术,解决了生成图像中身份不一致的问题,同时保持了文本描述的精准对齐。 相关链接论文:::,通过单个连接提示实现一致的文本到图像生成。 我们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有基于文本嵌入的文本到图像模型。
3/14/2025 10:02:38 AM
AIGC Studio
英伟达将下一代AI芯片命名为Rubin:纪念发现暗物质天文学家
英伟达公司近日宣布,其下一代AI芯片将以著名天文学家Vera Rubin的名字命名。 Vera Rubin,这位1928年出生于美国费城的杰出女性,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对科学界的深远影响,成为了这一命名背后的光辉典范。 Vera Rubin的学术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
3/14/2025 10:01:00 AM
AI在线
AI 会取代渗透测试工程师吗?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听到同样的说法:AI将会取代你的工作。 事实上,2017年麦肯锡发布了一份报告《消失与新增的岗位:自动化时代下的劳动力转型》,预测到2030年,将有3.75亿工人需要寻找新工作,否则可能会被AI和自动化取代。 这无疑引发了人们的焦虑。
3/14/2025 10:00:00 AM
AI小蜜蜂
AI助力绘制生物多样性图改善药物发现
当涉及到对过去40亿年来地球上进化的所有蛋白质和酶进行编目时,人类知识几乎没有触及表面。 这就是为什么一家名为Basecamp Research的公司正在将图形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以扩大人类知识的范围并加速药物发现。 Basecamp Research由Glen Gowers和Oliver Vince于2019年创立,旨在加速药物研究中数据驱动的突破。
3/14/2025 9:59:54 AM
佚名
中国眼科界放大招!AI“小青”重磅登场:24小时守护光明,2600万青光眼患者迎来曙光!
青光眼,这个悄无声息的“光明偷盗者”,正威胁着中国2600万人的视力健康。 但现在,中国眼科界放大招了! 一款名为“小青”的AI神器横空出世,它将联手国内顶尖医疗机构,誓要与青光眼这场“持久战”硬碰硬,为患者点亮重见光明的希望之灯!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北京同仁医院等12家“国家队”级医疗机构联合发起“青光眼慢病管理中心”在上海震撼揭牌。
3/14/2025 9:59:00 AM
AI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