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2025 全球 AI 人才榜单:华人专家和新兴力量的崛起

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首次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AI)人才榜单引发广泛关注。 该榜单基于近十年来近10万篇文献的深度分析,列出了全球 AI 领域的 Top100人才,其中华人科学家占据了重要席位,显示出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卓越贡献与影响力。 榜单的发布再次印证了业内人士的观点:“得华人科学家者得 AI 天下”。

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首次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AI)人才榜单引发广泛关注。该榜单基于近十年来近10万篇文献的深度分析,列出了全球 AI 领域的 Top100人才,其中华人科学家占据了重要席位,显示出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卓越贡献与影响力。

榜单的发布再次印证了业内人士的观点:“得华人科学家者得 AI 天下”。其中,何恺明作为深度学习的先驱之一,被誉为 “CV 界的诺奖级工作” 之父。他的残差学习(Residual Learning)概念突破了神经网络长期以来的 “梯度消失” 难题,极大推动了深度学习的发展。近日,他正式入职 Google DeepMind,同时保留了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副教授职务。

AI 人工智能 机器人

除了何恺明,榜单中还有其他知名华人科学家如张祥雨、任少卿、田奇等,他们在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等领域的贡献同样不容忽视。张祥雨曾参与开发的 ResNet 系列模型成为全球多项视觉竞赛的核心技术,而任少卿则是蔚来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人物。此外,田奇在华为的 AI 产品线和 MindSpore 框架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榜单的发布背景中提到,近年来中国本土 AI 人才迅速崛起,逐渐改变了以硅谷为中心的全球 AI 生态。新兴公司如 DeepSeek 正在采用本土化培养策略,重视年轻人才的引入,力图建立起强大的本土团队。这一变化意味着,中国在 AI 领域的竞争力正逐步增强。

与此同时,全球顶级科技公司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Meta 和字节跳动等公司纷纷向华人科学家抛出橄榄枝,甚至开出了高达1亿美元的年薪以吸引人才。这一现象反映出,AI 人才已成为科技巨头们争夺的焦点,华人在这一过程中更是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根据东壁科技的研究报告,尽管美国企业在 AI 学术发表数量上仍然领先,但中国企业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增强的科研实力,正逐步缩小这一差距。未来,中国的 AI 人才和技术将可能对全球科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资讯

Meta豪掷1亿美元挖角OpenAI人才,奥尔特曼回应:我们不会走!

在人工智能领域,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正全力以赴,试图招募 OpenAI 和 Google DeepMind 的顶尖人才。 根据外媒 TechCrunch 的报道,Meta 为了吸引这些专家,甚至开出了高达1亿美元的薪资待遇,其中包括惊人的签约奖金。 这一举动旨在为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团队寻找合适的人才。
6/18/2025 12:01:55 PM
AI在线

Deepmind推出新一代机器人AI模型:Gemini Robotics On-Device

Google DeepMind正式发布其新一代机器人AI模型Gemini Robotics On-Device,标志着机器人AI技术迈向更高效、更独立的里程碑。 这一模型不仅能够在无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在机器人本地运行,还展现出强大的通用性和任务适应能力,为工业、仓储及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 突破云端限制,机器人AI本地化运行Gemini Robotics On-Device是一款基于Google Gemini2.0打造的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最大特点是完全运行于机器人本地硬件,无需依赖云端计算资源。
6/25/2025 10:00:44 AM
AI在线

DeepMind“黑科技”炸场!Gemini Robotics On-Device让机器人秒变“全能选手”

Google DeepMind重磅推出新一代机器人AI模型——Gemini Robotics On-Device,引发行业热议。 这款模型以其完全本地化运行、强大的任务适应能力和低样本学习特性,展现了机器人AI技术的全新突破。 AIbase整理最新网络信息,为您深度解析这款模型的创新点及其对机器人产业的潜在影响。
6/25/2025 11:00:54 AM
AI在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