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资讯列表

NeurIPS 2024 | 大模型的词表大小,同样适用于Scaling Law

AIxiv专栏是AI在线发布学术、技术内容的栏目。过去数年,AI在线AIxiv专栏接收报道了2000多篇内容,覆盖全球各大高校与企业的顶级实验室,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传播。如果您有优秀的工作想要分享,欢迎投稿或者联系报道。
10/11/2024 1:12:00 PM
机器之心

消息称字节跳动马来西亚裁员超 700 人:内容审核转向 AI,TikTok 回应

感谢据华尔街日报今日报道,有市场消息称,字节跳动已经从其马来西亚分公司裁掉了 700 多名员工,原因是公司将重点转向更广泛使用 AI 进行内容审核。受影响的员工大多从事内容审核工作,并于周三晚通过电子邮件接到了解雇通知。对于此事,TikTok 回应称:“我们正在做出这些改变,作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内容审核全球运营模式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
10/11/2024 12:54:38 PM
汪淼

月之暗面发布 Kimi 探索版:搜索量相比普通版增强 10 倍,可精读 500 个页面

感谢AI在线从月之暗面获悉,具备 AI 自主搜索能力的 Kimi 探索版今日上线,其搜索量是普通版的 10 倍,一次搜索即可精读 500 个页面。据官方介绍,该功能会模拟人类的推理思考过程并执行深度搜索,帮助用户更高效完成分析调研。通过自主策略规划、自动化大规模信息检索、对搜索结果的反思补充等多个步骤,用户可以获得更准确和全面的答案。
10/11/2024 12:04:45 PM
清源

化学诺奖为何颁给「AI+生物」,凭什么Baker独占一半?

编辑 | X_X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蛋白质设计和结构预测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三位科学家。该奖项的一半颁发给了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 David Baker,另一半颁发给了来自英国 Google DeepMind 的 Demis Hassabis 和 John Jumper。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主席 Heiner Linke 指出,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如同「双花并蒂」!
10/11/2024 10:28:00 AM
ScienceAI

DrunkSense 突破性 AI 车载酒后驾驶监测技术登场:准确率 85%,无需借助酒精检测仪

VinAI 公司于 10 月 8 日出席在巴塞罗那举办的 InCabin Europe 展会,展示了 DrunkSense 系统,是全球首个无需使用酒精测试仪即可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的系统,代表了道路安全的一项重大进步。AI在线援引 VinAI 公司新闻稿,DrunkSense 系统的准确率高达 85%,目前已进入欧洲市场。 该系统专为下一代智能车辆设计,利用传感器组合监测面部表情、车辆控制和空气中的酒精浓度,敏感度比当前标准提高了 8%。
10/11/2024 10:07:45 AM
故渊

亚马逊 AI 版图新变数,15 年老将 Matt Wood 官宣离职

科技媒体 GeekWire 于 10 月 9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Amazon Web Services(AWS)副总裁马特・伍德(Matt Wood)即将离职,目前已在亚马逊工作 15 年。伍德于本周三在其领英(LinkedIn)账号上发布动态,宣布他将从亚马逊离职,亚马逊发言人随后向该媒体证实该消息,但没有透露继任者人选。伍德在领英动态中写道:“我很高兴能在我的下一个角色中继续为更多组织带来重新创造、转型和未来(更多内容敬请期待)”,暗示他即将公布新的岗位角色。
10/11/2024 9:10:13 AM
故渊

AI视频/图像如何精准控制人物表情?快试试这 4 款神器!

大家好我是花生~ 随着生成式 AI 技术的发展,无论是 AI 图片和视频质量都越来越好,可以轻松实现“以假乱真”。与此同时大家对细节把控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何让角色形象或场景保持一致、如何控制人物做出复杂连贯的动作、如何控制人物的面部表情等都是目前很受关注的问题。
10/11/2024 7:58:40 AM
夏花生

不出所料!Jürgen又站出来反对Hinton得诺奖,Nature也炮轰提名过程不透明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两位享誉盛名的 AI 研究者 John J. Hopfield 和 Geoffrey E. Hinton,这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第一层疑问是:Hinton 和物理学有什么关系吗?第二层疑问是:AI 科学家是如何提名物理学奖的?这程序合理吗?连 GPT-4o 都不敢相信:当然,更深层的质疑来自一些同赛道的 AI 科学家,比如挑战 Hinton 多年的 LSTM 之父 ——Jürgen Schmidhuber。Jürgen Schmidhuber 又来了在统计物理学中,Hopfield 模型
10/10/2024 1:57:00 PM
机器之心

开源软件Gradio上新5大功能,几行Python代码,构建Web应用程序

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构建一个AI Web应用程序。Gradio 5 来了!刚刚,Gradio 官方表示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宣布 Gradio 5 稳定版本正式发布!快速入门:: 是一个开源 Python 软件包,可让用户快速为机器学习模型、API 或任意 Python 函数构建 Demo 或 Web 应用程序。然后,用户可以使用 Gradio 的内置共享功能在几秒钟内通过公共链接分享 demo。无需 JavaScript、CSS 或 Web 托管经验!更重要的是,只需几行 Python 代码即可完成上述演示。这次开源
10/10/2024 1:54:00 PM
机器之心

CMU副教授:在多智能体流行的当下,不要忽视单智能体系统

单智能体更简单、更易于维护。最近,「多智能体系统」是人工智能领域最热门的流行词之一,也是开源框架 MetaGPT 、 Autogen 等研究的焦点。但是,多智能体系统就一定是完美的吗近日,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副教授 Graham Neubig 在文章《Don't Sleep on Single-agent Systems》中强调了单智能体系统也不可忽视。Graham Neubig 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当代 AI 智能体发展的元素,包括大语言模型、提示以及动作空间;多智能体系统示例;多智能体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何从使用
10/10/2024 1:52:00 PM
机器之心

NeurIPS 2024|SparseLLM:突破性全局剪枝技术,大语言模型稀疏化革命

AIxiv专栏是AI在线发布学术、技术内容的栏目。过去数年,AI在线AIxiv专栏接收报道了2000多篇内容,覆盖全球各大高校与企业的顶级实验室,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传播。如果您有优秀的工作想要分享,欢迎投稿或者联系报道。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本篇工作已被NeurIPS(2024 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会议接收,文章第一作者为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博士生
10/10/2024 1:48:00 PM
机器之心

中国科学家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发现大量全新 RNA 病毒,大幅拓宽 RNA 病毒库

AI在线从中山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获悉,10 月 9 日,中山大学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与阿里云李兆融团队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论文,报告了 180 个超群、超过 16 万种全球 RNA 病毒的发现,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 RNA 病毒研究,大幅扩展了全球 RNA 病毒的多样性,该研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病毒鉴定,发现了传统方法未能发现的病毒“暗物质”,探索了病毒学研究的新路径。据介绍,传统的病毒发现方法包括病毒分离和生命组学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高度依赖既有知识,面对 RNA 病毒这种高度分化、种类繁多且容易变异
10/10/2024 1:37:24 PM
远洋

vivo 宣布开放无障碍产品安卓公版,全栈 AI 能力免费用

在今日的 2024 vivo 开发者大会上,vivo 公布了在无障碍方面的最新进展。vivo「手语翻译官」升级了手语学习功能,用户可以用它自由学习手语,也同步协助了国家通用手语的普及与推广。此外,蓝心语音大模型将支持多种语言,让「vivo 听说 - 方言自由说」这个功能支持多种方言的识别和发声。vivo 还在多模态蓝心大模型的基础上,推出了「vivo 看见-蓝心升级版」。它能够更精准详细、更生动形象地描述镜头前的景象,并可以进行多轮问答的交流。此外,vivo 成为了中国残联的战略合作伙伴,面向 10 所高校的 10
10/10/2024 1:22:57 PM
汪淼

ChatGPT 幕后大佬、o1 推理模型作者 Luke Metz 官宣从 OpenAI 离职

就在刚刚,又一位元老级人物官宣离职 OpenAI 了。o1 推理模型贡献者之一 Luke Metz 发文称,「我即将离开 OpenAI,结束这段超过两年的奇妙旅程」。与此同时,Information 爆料称,此前出走的后训练团队负责人 Barret Zoph,现有了新的继任者 ——William (Liam) Fedus。他也是 o1 模型的七大负责人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两位主角此前都曾是谷歌的研究员;在来到 OpenAI 之后,共同参与了 ChatGPT、GPT-4 和 o1 的研发。o1 七大 Leade
10/10/2024 1:12:01 PM
汪淼

快多个数量级,清华更高精度、更泛化的深度学习电子结构计算方法登Nature子刊

编辑 | KX两年前,清华大学物理系徐勇、段文晖研究组开发出高效精确的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深度学习方法 DeePH,可极大加速电子结构计算。近日,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准确而有效的实空间重构方法(real-space reconstruction),将 DeepH 方法从原先仅支持原子基组推广至适用于平面波基组,使得 DeepH 方法可与所有密度泛函理论(DFT)程序兼容。而且,该重构方法比传统的基于投影的方法快几个数量级。这给深度学习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带来了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泛化能力,并打通了其利用电子结构大数据作深度学习
10/10/2024 12:09:00 PM
ScienceAI

Nature子刊,基于量子实验数据进行机器学习,用于解决量子多体问题

编辑 | 萝卜皮量子硬件实现方面的进步使得人们能够获取传统计算机无法模拟的数据。将传统机器学习 (ML) 算法与这些数据相结合,有望揭示隐藏的模式。与仅使用传统计算机相比,这种混合方法扩展了可有效解决的问题类别,但由于当前量子计算机中噪声的普遍存在,这种方法仅能用于解决受限问题。韩国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扩展了混合方法的适用性,用于解决多体物理学中的挑战,例如预测给定哈密顿量的基态性质以及对量子相进行分类。通过在具有 127 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硬件上进行各种减少误
10/10/2024 12:08:00 PM
ScienceAI

OpenAI GPT-4 解锁新成就:100% 识别性别、74.25% 识别年龄范围,未专门训练可媲美专业算法

科技媒体 The Decoder 昨日(10 月 9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最新研究表明 OpenAI 的 GPT-4 AI 模型在未经专门微调和训练情况下,能够识别面孔、判断性别,并在照片中估计年龄,其准确度媲美专业算法。来自挪威科技大学、Mizani 及 Idiap 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推进这项研究,测试了 GPT-4 的生物识别能力,发现其性能和 MobileFaceNet 等专门的面部识别算法不相上下。在性别识别测试中,GPT-4 在 5400 张平衡(balanced)图像的数据集上取得了 100% 的准确率,
10/10/2024 11:56:04 AM
故渊

字节豆包推出AI智能体耳机Ola Friend,售价1199元

10 月 10 日,字节跳动豆包发布了首款 AI 智能体耳机 Ola Friend。这是一款开放式耳机,单耳6.6克同类最轻,实现了几乎无感的佩戴感受。该款耳机接入豆包大模型,并与豆包 APP 深度结合。用户戴上耳机后,无需打开手机,便能通过语音唤起豆包进行对话。在官方宣传片中,豆包特别强调了Ola Friend能够在信息查询、旅游出行、英语学习及情感交流等场景为用户提供帮助。豆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款耳机是豆包在AI场景的一个探索和尝试,希望Ola Friend能成为随时陪伴用户耳边的朋友。豆包的各种能力也会在后
10/10/2024 11:43:00 AM
新闻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