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Llama惨遭抛弃!Meta内部改用Claude写代码

闻乐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Llama惨遭抛弃! 据Meta工程师透露,现在Meta内部开发都已经换掉了自家的Llama,改用Claude Sonnet写代码。

闻乐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Llama惨遭抛弃!

Meta工程师透露,现在Meta内部开发都已经换掉了自家的Llama,改用Claude Sonnet写代码。

Llama惨遭抛弃!Meta内部改用Claude写代码

不过,Llama 4自发布的那天开始确实是风评就没好过,先是发布36小时差评如潮,后来又陷入大模型竞技场刷榜风波。

现在连Meta内部都不用了,于是就有人开始怀疑,Llama 5真的还会有吗?

Llama惨遭抛弃!Meta内部改用Claude写代码

更何况,扎克伯格又新成立了MSL(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要与原本的GenAI团队并行开发下一代大模型。

Llama 5 or 其它?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扎克伯格的MSL天团几乎组建完毕,这个团队将启动下一代模型的研究,并称争取在未来一年左右达到前沿水平。

不过,他们并没有透露下一代模型是否沿用Llama这个产品名,或许将进行品牌重塑。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会不会有Llama 5,但在小扎泄露的挖角备忘录中称,Llama-4.1和4.2正在开发中

Llama惨遭抛弃!Meta内部改用Claude写代码

然而,一位即将离职的Meta员工在一篇内部文章中尖锐批评了公司的文化缺陷,他认为这是阻碍LLaMA等项目成功的因素。

几乎没有人相信Meta的人工智能使命

这位员工认为Meta的生成式AI团队中充斥着恐惧文化、缺乏愿景和破坏性的竞争思维这些缺陷,甚至大多数团队成员并不在意AI使命。

尽管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并吸纳了很多杰出的成员,但他认为这些问题仍是项目成功的阻碍。

Llama惨遭抛弃!Meta内部改用Claude写代码

△来自The Information

鉴于Meta在Llama产品上投入巨大,这次换掉自家的Llama,改用Claude Sonnet写代码相当于承认Llama的表现不佳。

Llama惨遭抛弃!Meta内部改用Claude写代码

尽管Meta会加大投入,加强下一代Llama的性能,但在此之前,它不想阻碍工程师们的工作效率,于是做出了更换决定。

据内部人员透露,自换成Claude以来,代码能力确实明显变得更好了。

Llama惨遭抛弃!Meta内部改用Claude写代码

实际上,Claude最新的一代的模型的写代码能力在目前确实处于一流水平。

不仅网友纷纷好评:

Llama惨遭抛弃!Meta内部改用Claude写代码

甚至连苹果开发者还用它写了几乎一整个MacOS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叫Context,是一款用于调试MCP服务器的开发者工具。

Llama惨遭抛弃!Meta内部改用Claude写代码

这位开发者称:在这个20000行代码的项目中,我亲手编写的代码估计不到1000行

不得不说,Claude还是有实力的。

据最新消息,Claude背后公司Anthropic的年化收入已达到40亿美元(月收入3.33亿美元),较年初增长近四倍,约占OpenAI 6月宣布的100亿美元的40%。

但同时,Claude用户仅占OpenAI的1/25

有人表示这样惊人的数据都是少部分开发者的贡献。

Llama惨遭抛弃!Meta内部改用Claude写代码

确实,Anthropic收入快速增长的动力之一就是其在今年2月推出的编程工具Claude Code。

Llama惨遭抛弃!Meta内部改用Claude写代码

FAIR研究员朱泽园明确了FAIR与GenAI、MSL的区别

FAIR ≠ GenAI or MSL

FAIR是由Yann LeCun等人创立的小型世界级实验室,他们的工作是受好奇心驱动,利用公开数据开展长期的开放研究,并不训练产品级规模的大模型。

朱泽园强调,FAIR与GenAI、MSL在数据、代码、基础设施及计算集群上完全独立,GenAI/MSL的成功、失败或网络热梗,都不代表FAIR的工作情况。

Llama惨遭抛弃!Meta内部改用Claude写代码

同时,LeCun解读了研究、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的区别:

  • 产品开发的周期通常是3个月到1年。
  • 技术开发的周期一般是1到2年。
  • 研究的周期跨度为2到10年甚至更久。

而他从事的是研究工作,并表示:

我关注的内容,往往比人工智能专家们当下痴迷的方向超前3-5年。

参考链接: [1]https://x.com/swyx/status/1943017429430604115 [2]https://x.com/kimmonismus/status/1943060343263236227 [3]https://x.com/Yampeleg/status/1942592878342963379 [4]https://x.com/ZeyuanAllenZhu/status/1942156231558488563

— 完 —

量子位 QbitAI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知前沿科技动态

相关资讯

端侧最强,Meta田渊栋等人卷10亿以下参数小模型,LeCun:小技巧启动

Meta 推出 MobileLLM 系列,一款适用于移动设备上的「小」模型。「在移动设备上运行 LLM?可能需要 Meta 的一些技巧。」刚刚,图灵奖得主 Yann LeCun 在个人社交平台表示。他所宣传的这项研究来自 Meta 最新论文《 MobileLLM: Optimizing Sub-billion Parameter Language Models for On-Device Use Cases 》,在众多作者中也有我们熟悉的来自 Meta FAIR 田渊栋。田渊栋表示:「我们的 MobileLLM 预
2/27/2024 3:02:00 PM
机器之心

LeCun又双叒唱衰自回归LLM:GPT-4的推理能力非常有限,有两篇论文为证

「任何认为自动回归式 LLM 已经接近人类水平的 AI,或者仅仅需要扩大规模就能达到人类水平的人,都必须读一读这个。AR-LLM 的推理和规划能力非常有限,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把它们变大、用更多数据进行训练就能解决的。」一直以来,图灵奖得主 Yann LeCun 就是 LLM 的「质疑者」,而自回归模型是 GPT 系列 LLM 模型所依赖的学习范式。他不止一次公开表达过对自回归和 LLM 的批评,并产出了不少金句,比如:「从现在起 5 年内,没有哪个头脑正常的人会使用自回归模型。」「自回归生成模型弱爆了!(Aut
10/25/2023 3:14:00 PM
机器之心

图灵奖得主吵起来了,LeCun:Bengio、Hinton等的AI灭绝论是荒谬的

LeCun 表示,绝大多数学术同行都非常支持开放式 AI 研发,但还是有反对者。关于 AI 风险的问题,各路大佬们也是意见不统一。有人带头签署联名信,呼吁 AI 实验室应立即暂停研究,深度学习三巨头 Geoffrey Hinton、Yoshua Bengio 等都支持这一观点。就在近几日,Bengio、Hinton 等再发联名信《在快速发展的时代管理人工智能风险》,呼吁在开发 AI 系统之前,研究者应该采取紧急治理措施,将安全和道德实践纳入重点,呼吁各国政府应该采取行动,管理 AI 带来的风险。文中提到了一些紧急治
10/30/2023 5:24:00 PM
机器之心
  • 1